導論

在現今台灣,木造建築佔整體建築不到1%,幾乎只存在於傳統閩南建築和日式建築。相較於鋼筋混凝土(RC)及鋼骨結構(SS),木材是較環保的建材,據統計,鋼筋混凝土及鋼骨結構每單位建築面積碳排放約是木結構的3.5 ∼ 4.5倍。

除此之外,木造建築有許多優點,例如廢材回收再利用效益高、固碳功能佳、施工期短、自動調節室內溫濕度、防蟎防黴等。但木結構若未能正確選材、細部設計、施工品管、使用維護等處理,可能會產生耐震差、易燃、易腐朽及耐久性差等缺點。

早期台灣引進北美木結構時,或因不了解正確工法順序或忽略了關鍵細節,以致木結構不出幾年就開始腐朽,這也是木造建築無法在台灣大力推展的主因,反倒讓會製造出大量碳排放的鋼筋混凝土及鋼骨結構卻成為建築市場的主流。

然而,就氣候而言,美國邁阿密,無論年降雨、溫濕度都與台灣相似,也都會受颱風侵襲,但木造建築卻是當地住宅主流。同樣地,受到地震及颱風侵襲的日本,雖然是高度都市化的國家,其住宅仍以木造建築為主流。

因此,政府在推動節能減碳的「綠建築」政策中,推廣木造建築住宅也列為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而為了順利推動木造建築,內政部營建署已公佈「木構造建築物設計及施工技術規範」,並委託中華木質構造建築協會編輯「樑柱工法木構造建築物(住宅)之施工技術手冊」提供參考。

除了政府的相關法規訂定,實質上的推廣,當然還是要由消費者及業者來促成。台灣都市化過於集中,高樓比例不少,不過仍有不少中低層建築,而這類建築應該是很適合採用木構造的。

由於木結構技術規範與施工手冊中特有的專有名詞過於艱澀難懂,且坊間相關木結構建築的參考書籍甚少,容易讓初學者馬上退卻。而積木文化出版這本由原口秀昭所著的《圖解木造建築入門》,是本簡單易懂且內容豐富的入門書籍。作者以一問一答方式,搭配容易理解又輕鬆詼諧的插圖,並依建築工程興建順序,由下(基礎)到上(屋頂)、由外部裝修到內部裝潢,完整地介紹木造建築主體結構、內外裝潢專有名詞、基本知識、工法、細部處理,讓初學者逐一釐清觀念,輕鬆地學習木結構相關知識。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 系主任 呂良正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 博士班 唐瑢書

 

《圖解木造建築入門》
專業審定/導論:
呂良正教授/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台灣大學土木系博士班 /唐瑢書

專業推薦:
陳啟仁/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副教授兼所長
洪育成/建築師、考工記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圖解木建築入門.jpg 

平裝‧單色‧12.5×18cm‧296頁‧300元‧2010.09.07 全省上市

【本書特色

◎ 木建築入門書, 288個QA圖文單元,輕鬆領你走進木造建築領域。
◎ 內容循序漸進,淺顯且系統化,不像坊間教科書艱澀難懂、不易咀嚼。
◎ 本書選題皆為建築系學生常見問題,透過作者原口秀昭教授累積多年教學經驗,以及在部落格上與學生討論的重點,重新整理匯集成書。

內容簡介

木造建築雖然是基礎課程,但其結構與工法複雜,在軸組與裝飾材上也有許多專有名詞,所以一直是許多建築系學生入門的學習障礙,因此,如何讓學生能夠徹底理解學習,成為許多老師在教學上的重要課題。

本書內容由日本知名建築系教授—原口秀昭撰寫,依據其多年教學經驗之筆記以及在部落格上與學生的問答集編纂成書。本書分為十個單元,從最基礎的尺寸談起,再開始談工法、基礎•地盤、牆壁•軸組、一樓地板組、二樓地板組、小屋組、屋頂、外部裝潢、內部裝潢。每個單元皆依照建築系課程的難易做系統化的安排,並搭配圖片做詳盡清楚的解析,輕鬆拆解木造建築的基礎理論,讓使用本書的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學習,不會有鴨子聽雷的情況,特別的是,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連非本科系學生也能閱讀,是本非常可親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原口秀昭
1959年出生,東京人。1982年自東京大學建築系畢業,1986年修完東京大學碩士學程。目前任職於東京家政學院大學,擔任住居系準教授。
著有《漫畫結構力學入門》《漫畫環境工學入門》(積木文化出版社出版);《20世紀的住宅──空間構成的比較分析》(鹿島出版會,暫譯)、《路易.康之空間構成  從軸測圖(Axonometric)看20世紀的建築大師》《一級建築師執照超級記憶法》《二級建築師執照超級記憶法》《構造力學超級學習法》《建築師考試  建築法規超級解讀術》《建築世界中的「數學.物理」教室》(以上均由彰國社出版)等。

【譯者介紹】林郁汝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曾參與東森電視台科學影片「台灣的脈動」共六集幕後製作,影片內容包含台灣的地震、耐震建築等。

【審定者介紹】呂良正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所碩士畢業、康乃爾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所博士畢業,專長領域為非線性分析與設計、計算力學、結構最佳化、結構力學、地震工程,目前為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