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韓良露對談:兩岸咖啡館

轉載自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388&f_SUB_ID=4699&f_ART_ID=308875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若齡、陳宛茜、徐柏棻】

一九九五年,上海作家張耀以攝影文集「打開咖啡館的門」,引爆兩岸咖啡館風潮,把「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這一名句發揚光大。十五年後,張耀卻離開前往咖啡館的路,頭也不回地闖入煙霧繚繞的雲南古茶山,來台推出茶文化攝影集「山外有山」。


和張耀就像兩條平行線的台北作家韓良露,兩人年紀相近、年輕時都曾旅居歐洲,也都熱愛旅行、視咖啡館為「精神鴉片」,卻總是擦肩而過。這次,在韓良露開設的咖啡館「旅人茶房」裡,兩位「咖啡館作家」首度見面,談茶館、咖啡館,也談兩岸生活風格的變化。


問:兩人都被稱為「咖啡館作家」,請問兩人為什麼喜歡咖啡館?
張耀(以下簡稱張):在歐洲求學時,覺得歐洲的門檻很高,外來人要融入很困難。咖啡館是唯一沒有門檻、不需要名片的地方。不管階級、來歷、你看報紙,旁人聊天,覺得誰講的意見不順耳,隨時可插兩句沒有關係。


歐洲咖啡館 客人決定氣味  

這也就是當時為什麼會寫關於咖啡館的書,我尤其喜歡那種精神態度,一種游離的、若即若散的關係。這種咖啡館上海沒有,連台北也沒有,這是歐洲的精神產物。我會在上海的咖啡館喝咖啡,但他們不是我的精神歸屬。

 
歐洲咖啡館的氣味不是主人決定,而是由客人決定。一定的咖啡館聚集一定的族群,經常去這咖啡館的人一定是氣味相投的。去歐洲咖啡館,即便隔壁也有一家,這家的客人永遠不會去那一家,如果去了,老闆會把你丟出去。

布魯克林區 就在我家門口

韓良露(以下簡稱韓):旅居巴黎時,我有次在「花神」咖啡館碰到一位九十四歲的老太太,住在「花神」樓上。她說挺羨慕我的,因我不屬於巴黎咖啡圈,會去「花神」也會去「雙叟」。而她去了「花神」,這輩子就不會去「雙叟」,這在我們看來怎麼可能!
年輕時我很嚮往巴黎聖日爾曼區、紐約布魯克林那種「文化小市民」的生活,醒來就在熟悉的咖啡館裡泡著。我以為要待在那裡才能過那種生活。但現在一覺醒來,發現布魯克林怎麼就在我家門前。


台北咖啡館 很能創造幸福

我現在居住的康青龍地區,有廿家獨立咖啡館、十家獨立書店,走進去都是我認識的人,點頭之交也可以交流地很深入。這種舒服勁,是別的地方都沒有的。
台灣人現在終於找到一個可以聽、說、創造自己故事的生活,這會創造一種幸福感。但我也會擔心,它突然就沒有了。
問:請兩人比較一下台北和大陸(上海)咖啡館文化的不同?
韓:台北從「挪威森林」開始,轉變成是reading和writing的咖啡館;而上海的咖啡館還是social club,屬於交際咖啡館和業務咖啡館。


台北一九八○年代時也是這種咖啡館,大家是去談事情和打電話的。但從一九九○年代開始,台北也有了所謂族群、圈子概念的咖啡館。咖啡館裡有生活,在固定的咖啡館中會開始看到某些固定的人,他們會談左鄰右舍、報上,或是生活的事情。
 

上海咖啡館 精神面很空虛


張:上海大概很難有我喜歡的咖啡館,但有很多人要開咖啡館,和十年前的台北很像。他們開的咖啡館是另一種東西,在經營自己的一個天地,某種大都會裡的自我小環境。講好聽是自我獨立精神的展現,講難聽就是逃避,因對大局面無能為力。大陸有可以喝到很好咖啡的各樣咖啡館,但不會出現像歐洲的咖啡館,因為它的精神是空虛的。
我覺得這也是台灣這麼多咖啡館的原因。對政治大局無能為力,只能縮到自己的小天地裡,把小東西做得很精緻。

 
孤僻藝術家 找尋內在連結


韓:歐洲咖啡館裡的知識階級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公共知識份子;另一種是寫詩、作畫的artist。前者視咖啡館為社會腦子的縮影;後者去是想和人有接觸,因為這些人過著孤僻的生活。

台灣的茶館、咖啡館,如紫藤廬會有人去討論時事。更早還有一種頹廢派,如「愛情海」、「田園」,顧客有畫現代畫的或寫現代詩的。台北一直有像西方所謂藝術家)、文人聚集的咖啡館。

去咖啡館的人一是尋找跟外面世界的連結,一是尋找和內心的連結。台灣尋找內心連結的咖啡館,差不多是在一九九三年到九五年後出現,但就像張耀說的,其實是對大局面的某種無能為力。

【2011/03/21 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388&f_SUB_ID=4699&f_ART_ID=308875

 

《山外有山》/張耀最新作品/2011.01.29 全省上市
山外有山.jpg

※ 名人重量推薦
‧王俊欽/王德傳茶莊第五代傳人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周 渝/紫藤廬 主人
‧凃玉雲/資深出版人‧普洱茶痴
‧胡天蘭/美食家
‧蔡珠兒/美食作家
‧謝小曼/生活美學家
‧韓良露/美食家                 (依姓名筆劃排列)


《山外有山》不只是張耀從咖啡人變身為普洱人的重要紀錄,更是目前第一本以雲南六大茶山裡大樹普洱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為題的攝影文集。

【本書特色】

揭開普洱神秘面紗的第一本人文攝影專書,張耀走訪雲南茶山的紀錄。


【內容簡介】

「熱愛普洱茶就是這樣雷鳴電閃,不由分說的,不可能討價還價的。」──張耀


走出關於咖啡的巴黎、走出杯盤喧鬧的香港、走出紙醉金迷的上海,好久不見的張耀,這次頭也不回,像個興奮的孩子,熱切切一頭闖入煙雲繚繞的雲南。鄰居無意間端來的一碗茶湯,召喚他走入西雙版納的荒山野莽,但真正讓他流連迂迴於一山深過一山的曠野林間,是盤根錯節、超然於世道變換的巨大古茶樹,是養育出氣勢磅礡大葉普洱的山川歲月,是從風光到破落的老寨子,是老寨子裡,經年累月任由大葉普洱沖刷的古老靈魂。

輾轉迂迴,「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或在去咖啡館的路上」的張耀,一回首,竟栽進雲靄緲緲茶山裡、老寨中。

生於江南,南方頂尖的綠茶滲骨入髓浸淫著張耀的童年、青年時期,待得普洱風潮起,張耀其時已身在巴黎,遠望著風口浪尖上的普洱潮,繼續享受雨前龍井。直到兩年前,一杯盛在龍泉窯小杯的茶,將張耀繞進了普洱茶的旋渦深處。

「我想念普洱茶,想念那些曠野山崗上的大茶樹。」

張耀數度前往雲南茶山,親訪那曾經榮華、如今渺無人跡的古鎮、茶寨,走進茶農的家裡,喝茶。

藉由全書五萬餘字、二百多張照片,昔日酗咖啡的張耀娓娓道出他的普洱思緒:「熱愛普洱茶就是這樣雷鳴電閃,不由分說的,不可能討價還價的。」

【內圖試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