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ubeebook 

龍山寺所在的萬華區,以前叫做「艋舺」,是台灣北部漢人最早聚集的地方。有天夜裡,漢人聚落旁的竹林中,竟然閃著熒熒火光,居民們走進竹林一看,一只香火袋被掛在竹林中的榕樹上,兀自閃著光芒,香火袋上繡著「龍山寺觀音菩薩」字樣。

 原來是有位船員去買藤貨的途中經過此地,因為想解手,就將胸前香火袋恭敬地掛在樹上,卻忘了帶走。當年台灣海峽被稱為「黑水溝」,驚濤駭浪的程度連很有經驗的船員都會害怕,所以船員們都隨身帶著家鄉廟宇的護身符,而這位泉州來的船員,帶的就是安海龍山寺的香火袋。

  從此之後,這只香火袋成為艋舺當地居民的精神寄託,許多人向香火袋祈願,也都一一應驗了。經過居民們的商議,渡海到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恭請觀世音菩薩神像來台灣。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五月十八日,開工興建龍山寺,並於乾隆五年二月八日落成。

 龍山寺所在的位置,是個風水寶地,又叫「美人穴」;建寺時,特別在前方挖了一個荷花池,做為「美人照鏡」之用,保祐艋舺當地少有火災,也更興旺。後來水池改成公園,捷運落成後,才又重新設計了「美人照鏡」的水舞表演。

 

  兩百多年來,龍山寺經過了地震、暴雨與戰火,幾番的倒塌與重建,共計有清嘉慶年大修、清同治年小修、日據大正年間大改修,以及台灣光復後的數度修築。經過這兩百多年的修築,龍山寺成為結合佛、道、儒的信仰中心,同時也是不可取代的宗教建築。目前總面積一千八百餘坪,為三進四合院的傳統宮殿式建築,計有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正殿地基較高,是最突出的建築物,而兩邊屋脊愈向外面愈低。其中的建築、雕刻、藝術之美,集清代、日據時期及光復之後的時代總合,也是政府列管的國家古蹟。

  這麼多年來,龍山寺已然成為萬華區的代名詞,也是台北人的心靈原鄉,更是外國人到台灣觀光必遊的景點。

認識龍山寺及台灣重要的神祇,還可以知道到底拜拜要怎麼拜!!! 點我看更多 http://www.cubepress.com.tw/baiba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