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與四型坦克Mk I/IV TANK

 

50種武器P134.jpg    

 

坦克是一種以履帶推進的裝甲車輛,履帶讓坦克跟著步兵跨越各種地形。現代坦克可以追溯到一臺共同的原型坦克,西元1915年,這臺長相怪異的機械發出的巨大轟隆聲,開出英格蘭林肯郡工廠大院。


現代化攻堅機械
  坦克是一種可跨越道路障礙的移動裝甲炮臺,造就坦克誕生所需的許多技術,早在西元1915年前便已經存在。西元1485年,李奧納多‧達文奇(Leonardo daVinci)就在呈給米蘭公爵(Duke of Milan)的手稿中,描繪了一種裝甲軍用機械,上方設置圓錐形、傘狀的裝甲護盾,圓形底座裝有伸向四面八方的加農炮,裝甲內設計了手柄,讓人可在其中推動整臺裝甲炮座。西元1898年,FR西姆斯(F.R. Simms)則是將馬克沁機槍裝在摩托車上,成為一座機動的機槍平臺。而讓坦克可以跨越破碎地形的履帶設計,則是在西元1801年由湯馬斯‧日耳曼(Thomas German)發明。到了西元1904年,最早的履帶裝甲車便由法國公司查隆‧吉哈杜‧佛依特(Charron,Girardot et Voigt)製造,賣給俄羅斯人。

 

  西元19149月,在法國戰場擔任觀察員的厄內斯特‧史溫頓中校很快就瞭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已經轉變成一種據點攻防戰,因此需要現代化的攻堅機械。此時,發展坦克所需的各種技術開始在他心中匯聚成形。到了10月,史溫頓看到了美國班傑明‧霍特(Benjamin Holt)所發明,配有履帶的毛蟲式牽引機,正在戰線後方協助牽引火炮。開始思考製造一臺配備裝甲、火炮與機槍的武裝牽引機。身為大英帝國國防委員的毛里斯‧韓克(Maurice Hankey)與史溫頓討論這個想法後,在12月,寫下對開發新機械的看法:「毛蟲式牽引機,有能力以自身的重量輾過鐵絲網,並掩護後方的士兵,支援他們在機槍的射擊戰火中推進」。

50種武器P133.jpg
  
霍特毛蟲式半履帶牽引機(Caterpillar,亦譯成開拓者),是觸發坦克發明的要素之一。



沒有人想要它們
  史溫頓的計畫受到繼任第一海軍大臣溫斯頓‧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熱情支持,但是到了19152月,戰爭部(The War Office,英國當時最高軍事主管機關)卻中止這項計畫。基奇納爵士(Lord Kitchener)表示:「這種武裝拖車會被火炮打爛」;第四海相(Fourth Sea Lord)也明確反對:「這種毛蟲式陸上戰船是個愚蠢無用的東西,沒有人談論它們,也沒有人想用它們」,但是邱吉爾受到韋爾斯(H.G.Wells)的鼓勵,相信了「陸上鐵甲戰艦」的觀點,不顧第四海相的反對,決定以海軍的資源支持此計畫。第一輛綽號「小威利」(Little Willie)的原型車重達31公噸,裝配了兩門六磅海軍加農炮與四具機槍,以及105匹馬力的戴姆勒(Daimler)引擎, 最高速度達每小時5.9公里。小威利在林肯郡的佛斯特(Foster)機械廠組裝,在毛蟲式牽引機上加裝了裝甲外殼,史溫頓取名「水槽」(Tank,後來通稱為坦克)做為計畫的保密代號。

 

  小威利在現場測試中,發現了明顯問題,當時它不斷「扔出」履帶(履帶片常常從輪子掉下)。而正在開發的下一代原型車:「大威利」(Big Willie), 也稱威爾森(因為它的設計者是W.G. 威爾森少校)、「老媽」(Mother)、「蜈蚣」(Centipede),後來成為最早的第一型量產坦克。這臺坦克設計成斜方型,以履帶包覆著車殼,這樣的車殼角度,讓它可以跨越障礙物,履帶也沒那麼容易掉下。西元19161月到2月間,大威利讓所有目睹之人印象深刻,包括英國國王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並讓戰爭部訂下一百臺,很快地又增訂到一百五十臺。最後正式命名為「國王陛下的陸地戰船,坦克第一型」。

50種武器P135.jpg    
雄性第一型坦克,配備了榴彈護盾與轉向輪。


這太神奇了
  雖然第一次的坦克作戰, 完全沒有發揮良好的效果,不但因為不適當的地形,還有部分原因是預備的炮擊給了對方準備時間。但已足以讓英軍總司令黑格(Commander-in-Chief, Haig)留下深刻印象,並下令立刻生產一千輛以上的坦克供前線使用,包括第一型的第四型(第二與三型在發展過程中便被放棄)。第四型的推進與武器系統得到改良,跟第一型一樣,它也有雌雄兩種分型,雄型稱為「摧毀者」,配備加農炮;雌型則稱「殺人者」,裝配兩具機槍,用來協助掩護雄型坦克。

  坦克第一次的有效作戰在西元
19171120日的坎布里會戰(the Battle of Cambrai), 三百八十輛戰鬥用坦克投入作戰,總共裝備超過千門火炮,有的還帶上灌木叢方便填平戰壕。慣用的預備炮擊在這次行動中取消,使得敵人完全沒有意料到攻擊行動,而坦克極為成功地突破戰線,全面推進了6.4公里,跨過主要戰壕防線。F營的白朗寧上尉(D.G. Browne)描述這場作戰:「看到一場精彩的表現⋯⋯B營的坦克如比賽般衝下威爾斯嶺(WelshRidge), 這場面真神奇, 戰爭就該這樣打⋯⋯整支車隊大步輾過鐵絲網⋯⋯」。不過這場突擊在一百七十九輛坦克接連故障後,便失去了突破力量,坦克的車組人員也都精疲力竭,由於缺乏足夠的後備部隊繼續突破,讓德軍有機會趁機就地組織新防線。

  然而盟軍高層指揮部卻沒有意識到這場成功的坦克攻擊的意義,因此也無法重現這樣的成功模式。同時,德軍的反應甚至更加遲鈍,無法理解坦克的潛力,直到
1918年才開始認真製造坦克。一直到戰爭結束時,德軍只造出四十五臺可供作戰的坦克,此時英軍已備有三千臺。

  雖然坦克沒有贏得這場戰爭,
但它的確幫助英國第四集團軍做出決定性的打擊。191888日, 在配備了四百五十臺坦克(多半是第五型坦克,以及一些法軍坦克)後,他們在亞眠(Amiens)地區打穿德軍防線,消滅並俘虜了兩萬八千人,以及四百門火炮。埃里希‧ 魯登道夫將軍(General Erich Ludenforff)說這一天是:「戰爭史上,德軍黑暗的一天」。

 




以上文字摘錄自《改變歷史的50種武器》

50種武器_封面(小) 

自三百萬年前人類握緊第一柄石斧開始,
一本跨越各塊大陸、代代人類,
述說武器如何成為經典,
世界又如何在武器對準方向演進的驚人故事集!


2016.05.07 推薦上市

 

【內容簡介】

-  超過200幅精緻繪圖、史實照片與武器構造圖解;
-  超過10萬字生動活潑的故事,以及一目了然的武器使用說明;
-  從社會、政治、戰術與科技等四大面向,記下武器在人類社會劃下的傷痕;
-  依時序從石斧開始,機器人收尾,彷彿身歷戰場,親自感受武器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


人 類文明世界的冒險傳說多數都由衝突、紛爭劃下痕跡。這些由暴力寫下的章節都會有一位關鍵角色──武器。武器隨著時間以各種樣貌現身,從三百萬年前便被人類 掌心緊握的石斧開始,本書帶你一同進入我們人類用武器相互爭殺,共同打造出來的世界。書中探討各武器的細節,探索它們發展過程牽涉的技術面相、機械特性以 及應用,但我們再把視野拉得更開闊,描述武器於歷史的定位,以及各個劃時代的變化。從矛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瞥見人類逐漸宰治這個星球的進程;馬蹬的技術 突破,則帶來深遠的歷史影響,左右了歐洲的文明發展;第一個看不見的恐怖生化武器──天花;最後再談到可能左右我們未來的戰場主角:機器人。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林智隆│奇美博物館兵器顧問、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館長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郭常喜│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創辦人  http://www.6989595.com          (依姓氏筆劃排列)


地 球各類生物無時無刻地為生存奮鬥,甚至為求確保生命安全、擴充生存空間,侵併相殘,人類更是如此;而人類為擷取勝利不斷創造、探研的攻防武器,必然是當時 最高的智慧結晶。因此,兵器的好壞幾乎就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指標,也是國家文化、科學、工藝水準的代表,珍貴程度明顯可見。本書提綱挈領,梗概又周全地 介紹史上最具代表的50件兵器,正是這繁忙時代最適合的武器發展讀物,更是簡明扼要的科技文明史。」──奇美博物館兵器顧問、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館長 林智隆


雖然本書談得是戰爭武器,但內容包含了大量的歷史和科學,從知識層面和以戰止戰的角度來看,值得深入一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孫維新


【買書去】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4143
金石堂/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950020976
誠品網路/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35702505161
讀書花園/http://www.cite.com.tw/book?id=67657
讀冊生活/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81614
紀伊國屋/https://taiwan.kinokuniya.com/bw/9789864590322
灰熊愛讀書/https://www.iread.com.tw/ProdDetails.aspx?prodid=B000361750
Pchome24小時到貨/http://24h.pchome.com.tw/books/prod/DJAP47-A90077NW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