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主筆╱林奇伯

 
寫趨勢報導最有趣的是,你通常會先發現一個「演變」的點,待進一步探索後,發現原來它只是「新趨勢」下的一個面向,接下來慢慢拼湊出一個包含微觀個人、宏觀環境的完整圖像。

這次進行「品味學習潮」封面故事的過程也是這麼有趣。

遠見記者林妙玲首先發現,怎麼突然間松露、波爾多、古根漢、梵谷、喀什米爾羊毛、米其林餐廳、卡爾‧拉格斐等等,這些字眼已經成為都會上班族間不可以不知道「知識」。

接著,我也觀察到全台各地,標榜「品味學習」的課程也如雨後春筍般竄起,甚至連企業CEO、中高階主管、竹科工程師都時興一對一的品味教學。

進一步與積木出版社總編輯蔣豐雯聊天時,我們更發現,台灣生活風格類圖書不過短短一年間,已經從「指南」進階到「品味」;積木近來出版的葡萄酒鑑賞散文甚至走進大賣場中,而大潤發、家樂福這些賣場提供的葡萄酒品項越來越多,採購員甚至已經發展出一套觀察與主導消費者品味走向的採購know how。

 

一股「品味學習潮」儼然在台灣成型,而且越來越熱烈,而這股學習潮的背後,引隱藏著一種對「品味」的焦慮感。 

過去媒體批評藝人、企業家是否有「品味」時,總容易跟「名牌精品」牽扯在一起,「品味」顯得非常物慾。而到底「品味」是什麼,又非常神秘。所以我們在進行這個報導時,也有破解品味神秘化的企圖心。 

至於這股品味學習潮是什麼?什麼是品味?品味如何去神秘化?品味背後隱含什麼商機?有哪些企業已經早一步看準品味隱含的力量,早一步運用到企業管理、市場開發中?

這些都留待讀者細細閱讀我們的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