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旅遊網 http://www.winetour.cn  2009-04-13

你在找尋最契合的葡萄酒嗎?葡萄酒就像戀人,林裕森說,我們不需要認識全天下的人後,再決定和誰戀愛,也不需拿著指導守則談戀愛,探索的過程就充滿了樂趣。

學哲學的林裕森一頭栽進葡萄酒的世界,發現葡萄酒和哲學一樣是有「架構」的。懂得把香味歸類,就能找到和酒溝通的語言。瞭解口感的均衡,就能為一瓶酒
定位

把香味分類,放進記憶的格子

每回看到葡萄酒專家品酒,總會因那些對於氣味的描述而心生讚嘆,自己喝一口,卻感受不到同樣的味道,為什麼?難道嗅覺的敏銳與否,真是與生俱來?

「嗅覺是天生的,只是一般人沒有找到方法」,林裕森說,「大部分的人聞到某種香味時,沒有放到應該有的格子裡,也就是沒有記下來。這是記憶的問題,不是靈敏的問題。」

香味可分好幾個類別,如漿果類、黃色水果、紅色水果等。例如紅色漿果類的香味都在紅酒中,所以大部分年輕的紅酒都會有紅色水果的味道,不是草莓就是覆盆子。其他可分類的味道還有乾果或植物或蕈菇,乃至不同香料。

把上述味道分清楚、記下來,葡萄酒中和香味有關的描述都只是溝通工具。也就是說,這是為了讓人理解它有什麼香味,而不是它真的蘊含什麼香味,是「以香味角度和人溝通」。

常喝葡萄酒,嗅覺變靈敏

林裕森說,新幾內亞的人可以分辨出兩三千種氣味,因為每種氣味都攸關生死存亡,有毒物質會令人一命嗚呼。而常喝葡萄酒的人,也會對氣味愈來愈敏感。

例如,一瓶199元和5,000元葡萄酒的差別,可能就在香味的變化性。如果香味分不出來,喝199元就好了。但許多人喝多了就分得出差別,而且會為此去尋找有個性的香氣,「這是喝葡萄酒的額外收穫」。

至於葡萄酒味覺上的架構,則是在酸、澀(丹寧)和甜這三個味道之間奇妙均衡。透過這三個味道,可以為每一瓶酒定位。把這架構用在其他食物上也很好用。有點像學邏輯或哲學時,有理論架構後,就可以套用在其他地方。

蒜頭泡菜,也能找到匹配的酒

法國和西班牙人習慣把食物和酒的搭配比喻為婚姻。搭配得宜,百年好合,若選錯人可就是災難一場。偏偏在我們日常生活飲食中有很多「餐桌」殺手,會破壞味蕾對完美口感的追求,而且洋洋灑灑,從蒜頭、薑、泡菜、咖哩、芹菜和wasabi等。

不過,林裕森表示,只要料理得當就可以「逢凶化吉」。例如薑、白蘿蔔、茴香和蒜頭等,只要煮熟就不會影響葡萄酒。若非要生食不可,也可依食物特性借力使力,找到足以搭配的酒,畢竟葡萄酒王國「人力資源」豐富,總是可以滿足挑剔的人。

百搭「灰皮諾」,什麼菜都可搭

那麼,國人愛吃的麻辣鍋是不是很難找到速配的對象呢?想不到竟也有可搭配的品種,那就是灰皮諾(pinot gris)。

林裕森說,灰皮諾釀成的白酒,是一種像紅酒架構的白酒,口感濃厚,可以同時配海鮮和肉。尤其是法國阿爾薩斯或紐西蘭產的灰皮諾,帶些甜味,此甜味可以中和辣味,搭起來不錯。但義大利的灰皮諾比較淡,就不行搭了。

臺灣人吃飯的習慣,是所有菜一起上,如果要找一瓶從頭到尾都可以搭配的酒,則灰皮諾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如香檳、其他白酒、淡一點的紅酒,也都適合。

阿爾薩斯的麗絲玲也可搭大部分的菜,因為這些酒的個性不會和食物衝突,或搶走食物味道。容易配菜的葡萄酒多半是不澀,柔和,沒有很多酒精,均衡,不太酸的,不是太濃厚或有很多丹寧。例如法國的薄酒萊(不是每年11月的新酒),義大利北部的Barbera、Dolcetto,新世界裡中價位的酒如智利的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或梅洛(Merlot)等。

 

 

打開葡萄酒的瓶
2009-04-10 10:12:00 來源: 金羊網─新快報(廣州)

陳耀明╱文

巴斯德曾經說過:「一瓶葡萄酒蘊含著比所有書本更多的哲學。」

於是,葡萄酒被賦予比所有酒類更多的學問、禮儀以及講究。美國《美食與美酒》(Food&Wine)雜誌美酒版的主編萊緹•蒂格甚至認為:「葡萄酒是一種語言,就像學一門外語一樣難。」

品味葡萄酒不止是一種單純的感官享受,更是一種充滿樂趣的藝術審美活動。因為每一瓶好酒都蘊藏著陽光的氣息和土地的靈性,包含著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承載著某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傳遞著埋藏在地層深處的歷史的聲音,值得你去品味,去探索,去發現。從色澤、香氣和味道去推斷一杯酒的品種、產地、年份、釀造方式乃至釀酒師的個性,甚至是一種類似考古或偵探的科學分析活動,可以極大地滿足我們探索的欲望。在歐洲的上流社會,「盲品」(未知酒標資訊的品嘗)一向是紳士間的流行遊戲。

一瓶葡萄酒起源於某一片遙遠的土地,終端是我們生活中某些重要的場合、某個難忘的時刻,比如親友的聚會、節日的盛宴、情人節的晚餐以及商務交流方面的活動。葡萄酒作為一種交流感情的媒介,承載著友情與關愛,包含著祝福、慶賀以及答謝等一切美好願望。葡萄酒不止滿足我們的感官,更打動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情感上的慰藉,並且還關係到禮儀、交際以及品位,關係到一個人的格調、趣味、文化修養以及溝通能力。

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2007年發佈一項問卷調查顯示,84%的企業高管「因為不懂葡萄酒知識而有過精神壓力」,壓力來源主要包括:「不會挑選葡萄酒」(33.9%)、「分不清葡萄酒的味道和價格」(25.7%)、「聽不懂對方說的葡萄酒術語」(20.5%)、「不懂有關喝葡萄酒的禮節 」(3.7%)。葡萄酒知識的重要性,95%的受訪人認為「重要」或「有時重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的城市由追求GDP和CBD轉向追求綠地面積時,已經擁有三房兩廳和私家車的中產階級也開始追求和享受葡萄酒了。考察中產階級的消費規律,如果說住宅是第一層次的需求、轎車是第二層次的需求,那麼,葡萄酒則是第三層次的需求,然後才是音樂會之類。我們注意到,葡萄酒在我國目前已成為一個具有豐富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比如時尚、格調、奢華、優雅、浪漫……不少城市甚至出現了時髦的「葡萄酒概念」樓盤。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北京,叫「波爾多」的樓盤大概就有三四處。有的地方甚至具體到酒莊的名字,比如天津有個「瑪歌莊園」、深圳有兩個「拉菲莊園」……住在「拉菲莊園」,卻沒喝過拉菲紅酒;住在「波爾多」,卻不知道波爾多在哪里,那可說不過去。

現在,中產階級對葡萄酒知識的渴望,如同對葡萄酒的渴望一樣強烈。市面上的葡萄酒普及讀物也越來越多。但許多讀物要麼是專業但枯燥的教科書,裏面儘是乾巴巴的「發酵」、「單寧酸」、「橡木桶」等名詞術語;要麼是優美但空洞的「小資文學」,寫的只是「愛情」、「浪漫」、「風花雪月」,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與葡萄酒有什麼關係……而臺灣著名葡萄酒作家林裕森先生所著的《開瓶》,則如同一杯好酒,定令你回味再三。

林裕森早年在巴黎第十大學攻讀葡萄酒經濟與管理碩士期間,抱著對葡萄酒宗教般的虔誠,曾開著一輛二手車遍訪波爾多和布根地的葡萄園,與許多釀酒師、種植葡萄的農民、酒莊莊主以及酒商進行過面對面的交流,先後出版過廣受好評的《城堡裏的珍釀———波爾多葡萄酒》、《酒瓶裏的風景———布根地葡萄酒》以及《葡萄酒全書》。《開瓶》則是建立在豐富的品嘗體驗基礎上的私人飲酒筆記,他從細節入手,用理性的態度、感性的文筆把深奧的葡萄酒知識娓娓道來,比如為什麼要「換瓶」?「酒腿」意味著什麼?要不要買「期酒」?紅酒的「雪茄盒味」從何而來?適飲溫度怎麼把握?酒杯如何選擇?宴會上酒順序怎樣安排?女朋友會喜歡什麼酒?

就像聽音樂一樣,你擁有的音樂知識越多,從音樂中得到樂趣也越多。當然,我們還要更多地打開葡萄酒的瓶!

《開瓶》(簡體版)
林裕森著
重慶出版社
2009年3月版
定價:38.00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積木文化 的頭像
    積木文化

    積木文化‧發掘日常中渴望的美好與趣味cubepress.com.tw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