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的戰事
文|廖哲夫
在四十幾年設計生涯當中,常被問及「做的是什麼設計」,習慣上,我總會猶豫片刻後回答「平面設計」──比如企業或品牌標誌、識別系統(聽不懂!),還有產品包裝、廣告文宣、印刷品之類等等。
說完這一大串後,對方才終於有點概念了,我則因為無法簡單直接回答而感到好「累」。相信很多設計界的朋友都深有同感吧,這個現象至少突顯了三個情況:
一、「平面設計」這個名詞,似乎並未完整傳達「graphicdesign」的性質或意涵,社會大眾對它也缺乏關注和認知。
二、平面設計的範圍太廣,不可能以任何一種項目或類別來表示,歷年來各種平面設計相關競賽的獎項分類都至少達七、八項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三、較之室內建築、時尚服飾、工業產品,甚至美容美髮之類「用之於身體」的直接感受,平面設計的「存在感」相對貧乏。若讓人們在百貨商場或書店唱片行逛一圈,消費者未必能意識到平面設計「舉足輕重」的地位(隨時受用,卻常被忽略)。
我認為,平面設計的有趣之處,乃在「勝負就在方寸之間」。然而這方寸之間,卻隱含著極大的挑戰有待克服,因為造就作品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千百個。比如個案問題能否釐清?設計目的是否明確?設計策略恰當與否?表現內容有無說服力?視覺語彙真能與眾不同、撼動人心?後續作業可否配合無間?媒體選擇是不是得宜等,從前置作業(做正確的事)到實際執行(把事情做好)的過程中,設計師必須掌握每個可能影響成敗的環節,這方寸間的「戰事」才能穩操勝算。
在「做對」和「做好」的前提下,我不認為創作需特別強調「個人風格」和主義流派,因為個人風格是成長環境和生活經驗下的自然產物。此外,設計人常在一定時期內受到當代潮流的影響,這是合理的常態,創意若自外於「當下」,就缺乏時代性了。我早年的西畫學習背景,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我的創作思維和設計形態。
自千禧年始,我以將近一半的時間精力從事繪畫創作,並經常切換「頻道」,遊走於設計與繪畫之間。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是,繪畫中可見設計的質地,而設計中也融入了繪畫的元素。目前個人正置身於這種創作能量的雙向互動中,繼續探索視覺美學和設計行銷間最適切的交會點。
以上摘自 《好樣:台灣平面設計14人》
【本書規格】
書系:Design+ 頁數:248頁 開本:240頁全彩+8頁黑白/平裝
尺寸:19*26公分 定價:620元 出版:2008.08.01
1941年12月10日生於台灣省苗栗縣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現台灣藝術大學)夜間部美術科西畫組畢業
插畫、繪畫(油彩)、廣告設計、平面設計、CIS規畫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
楓格形象設計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統一企業集團設計顧問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顧問
清華廣告公司副總經理兼創意總監
台北設計家聯誼會會長
台北藝術指導協會創會會長
國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廣告設計」講師
亞東工專工業設計科「企業識別」講師
夢時代購物中心藝術顧問
歷年多項設計競賽評審
郵政總局新年郵票「鼠牛虎」指名競圖首獎
中時報系識別設計兩岸三地指名競圖首獎
台北市農業識別體系設計競圖首獎
台北國際視覺設計展「形象創作金獎」
文建會指導∕美術設計協會頒發「終身設計成就獎」
《文化海報規畫報告書》共同撰著(文建會,1983)
《雄獅美術》CIS專欄主筆(1984-1985)
《動腦月刊》CIS專欄主筆(1985-1987)
《動腦雜誌》CI批評專欄主筆(1991-1992)
《動腦雜誌》CI觀點專欄主筆(1995)
《CI面面觀──企業識別觀察與評介》編著(藝風堂,1995)
商業環境視覺設計叢書〈視覺溝通與商業環境〉撰文(經濟部發行)
來自水的信息日文中譯(統一夢公園發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