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是揉合了諸多影響元素與靈感來源的產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為了大眾傳播的需求,從美麗的手抄本裝飾畫得到靈感,先是複製了神聖宗教典籍上的手抄字體,再將新、舊技法融合,打造出從輪子發明以降最具革命性的技術。此後,工匠以純熟的技藝將被單純擬製手寫字母轉變為嶄新獨特,宛如石雕的鉛字,羅馬字母才成為標準的西方字體。由此可知,平面設計的方法、手法與風格發展過程都並非在一夜之間完成,而是歷經了技術創新或文化需求,才可能不斷推陳出新。十九世紀末,廣告藝術的發展是為了迎合新商業文化的需求,而成為所有現代平面設計最後的基石。由於與商業及產業間的依存關係,平面設計的目的在吸引大眾注意力,說服他們消費。印刷廠與設計者經常不假思索地遵循這些傳統、風格及手法,直到新的創意與作法出現並取而代之為止。

以考古學的觀點來看,平面設計史可說是一種跨斷面的透視圖,揭露出不同時代的地層與土壤。每十年(有時甚至是每年或每個月),設計師會創造出風格獨具的表現形式,而且往往用完即丟(不論形式上或實際上都是如此)。就像其他任何一種流行產業般,過時的平面設計也會受到冷落,直至某個大膽的開路先鋒發現了它們,再度將它們引進文化中,當作「新」靈感的來源。例如十九世紀因發現了埃及陵墓,導致埃及字體(又稱方塊襯線體)與裝飾風格大為風行,更被大量應用在服裝與家具上。近年來,舊事物以飛快的速度變成新流行,然後一眨眼的功夫又再度成為過時品。然而,每個新∕舊的發現在在地充實了日益龐大的設計字彙庫。

為避免象徵意義可能模糊不清的風險,所有平面設計元素都是透過一條滋養著這個領域的血流在循環,無論形式在何時被創造或原始目的為何。若以解剖學的角度進一步說明這個概念,一件平面設計作品無疑是各個部位的總合。只要剝開外皮,會見到骨骼支撐著各個部位,而且這些部位環環相扣,連動地發揮作用。若改變任一部位,則整個「設計病理學」就會跟著改變。雖然,不管組成的過程為何,重要的是結果,但了解設計的內部運作原理將有助於設計師領會其中的複雜性。解剖學的研究教導我們身體是如何運作,進而發揮功能,而在設計的身體中,這種解剖性的分析能有助於我們理解一件特別作品的基因組成。這些基因是海報、包裝、書本封面或廣告看板的表面下,決定其存的元素,也就是所謂的創意分子(creative molecule)。
|
本書挑選四十九個平面設計案例,將這些案例像解剖身體般層層拆解,揭露出一連串深嵌在作品中的外來影響因素與靈感來源。這些案例不盡然是最知名或最受好評的平面設計,但它們代表了某些明顯可見或晦澀難懂的當代作品,他們的共同點為構想突出、製作精美,且蘊藏著權威作品的基因密碼。其中有的明顯複雜,用肉眼就能輕易辨識它們受了什麼影響,有的構圖則十分簡單,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底下藏著大量的靈感來源。本書書名《設計解剖全書》引用了科學實驗室中的解剖圖表,說得更精確一點,我們指的是那些掛在肉店牆上、以虛線在一隻牛身上畫分出各部位、看起來就像某國地圖的圖片。書中以滿版展現每件重要設計的複製品(類似那種著名的牛剪影),但我們並非分割出牛臀、大腿、小腿等各部位,而是盡力提出所有有意或無意影響此作品的元素。結果,這些元素還真不少。
|
但是,我們要怎麼確定這些影響呢?難道設計師明白指示了他們所受的影響,或承認借用了某些元素創作?在多數案例中,我們其實是自下斷語,因為這不是與設計師本人進行溝通的傳統個案研究,而是由知識豐富的觀察者所做的評論性分析。如果可能,我們會與設計師進行確認,但這並非必要,因為有時(事實上大多數的時候),設計師並不知道他們作品的創意根源為何。誠如知名設計師保羅.蘭德(Paul Rand)所說:「設計師都是設計出作品後,才會開始想所謂的創作理念。」

此外,創意與影像充斥在生活經驗中,被吸收後成為循環系統的一部分,它們極可能出現在任何作品中,而創作者卻不知道它們從何而來。因此,我們透過剖析與解構式的觀察,辨識出一件作品的各種元素,並將它們展示出來,讓整個解剖性機制架構出一條影響因素與靈感來源的時間軸。本書挑選的案例都擁有多重參考來源,我們將它們標示出來,解釋其間的運作,所得到的結果是一堆資訊,或許它們彼此間並非完美地互相搭配,但卻顯示每件平面設計都是由符合邏輯、不合邏輯以及啟發靈感的各種元素所結合而成的。

以上內容摘自: 《設計解剖全書》序言 / 積木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3314
設計解剖全書bc.jpg

王行恭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商設計系副教授) 
王明嘉(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師)
李男    (李男工作室顧問)
程湘如(頑石文創開發顧問有限公司 創意總監)
蕭青陽(唱片封面包裝設計大師)

平面設計大師   ‧精彩解剖推薦

【本書作者】

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
是《紐約時報》的資深藝術總監,身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MFA)「設計作者」計畫(Designer as Author)的共同主席。現職為線上設計期刊《美國平面設計協會之聲》(AIGA Voice)的編輯,撰寫或編輯超過一百本有關平面設計、插畫與流行文化類書籍,包含專業人士傳記《保羅.藍德》(Paul Rand)及《風格百科:平面設計的轉變、形式與手法指南》(Stylepedia: A Guide to Graphic Design Quirks, Mannerisms, and Conceits)。
他曾獲1999年美國平面設計協會終生成就獎、藝術總監俱樂部名人堂教育人士,及插畫家學會理查.甘傑爾藝術總監。

米爾科.伊利奇(Mirko Ilic)
是出生於波士尼亞的插畫家與設計師,曾任《時代》雜誌國際版藝術總監,以及《紐約時報》社論版的藝術總監。1995年創立米爾科.伊利奇公司(Mirko Ilic Corp.),專營平面設計、3D電腦繪圖與電影製作。
他在古柏聯盟(Cooper Union)藝術學院與米爾頓.葛雷瑟(Milton Glaser)共同教授高階設計課程,也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MFA任教。他曾與史蒂芬.海勒合著《二十世紀設計思潮的演變》(Genius Moves: 100 Icons of Graphic Design)及《數位時代的手寫字》(Handlettering in the Digital Age),更與米爾頓.葛雷瑟合著《異議的設計》(The Design of Dissent,洛克波特出版公司,2005),引起極大的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