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怡蘭╱文
2007/10/2
時間是2007年1月,地點在西班牙馬德里一年一度的美食高峰盛會「Madrid Fusion」展覽場。這會兒,來自全球各地、無可計數的美食作家、記者、料理人、相關餐飲從業者,將足有三層樓高的廣大講演廳,團團擠了個水洩不通……
場中,所有人的目的和期待相同,都是為了親眼見識、親耳聆聽,西班牙國寶級廚藝大師Ferran Adrià的講演和現場烹調示範而來。
科學解構美食魔法
「分子廚藝 Molecular Gastronomy」。這是近幾年來,西方料理界裡,最是閃閃發光的思潮;幾幾乎,只要是美食圈中人,無不對之投以高度的注目與好奇。
分子廚藝學說最早是由法國化學家Hervé This與匈牙利物理學家Nicholas Kurti於八○年代率先提出,主要理論基礎在於,深入研究食物烹調過程中的每一細微環節,例如溫度的精密升降、時間的短長、以至不同物質的加入,所造成的各種狀態上的物理與化學變化。之後,藉由這些研究所得的掌握與運用,針對傳統廚藝手法與料理形貌予以顛覆、解構、重組,創造出全新的味覺、口感與飲食享樂體驗。
Hervé This的學說提出後,很快便在歐洲廚藝界發酵,各方名廚先後投入,不少更因著鮮明的分子廚藝旗幟而揚名立萬,諸如西班牙的Ferran Adrià、法國的Pierre Gagnaire、英國的Heston Blumenthal、美國的Grant Achatz……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而眾多分子廚藝巨星中,來自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Ferran Adrià,應可算是各方公認成就最高,也最具領航姿態的主廚。而多年來,在Ferran Adrià以及他的徒子徒孫們攜手努力下,更將西班牙推上西方廚藝的顛峰地位。也因此,由西班牙政府出面主辦,顯然宣揚美食國威意味十足的「Madrid Fusion」美食高峰會,不僅成為全球美食圈高度矚目的年度重要活動,也成為有心一窺分子廚藝堂奧者的最佳觀察角度。
西班牙國寶廚藝秀
也於是,強烈好奇裡,我來到了「Madrid Fusion」,Ferran Adrià的講演台下。
「知識,是最重要的一環!」Ferran Adrià語氣鏗鏘地說。他說,他花下大量的時間研究食材的組成,一一得出精確的科學數據;還有烹調的溫度、時間,比方把堅果混合拌炒過後再置入極低溫中,若成分中無水,便不會結凍,卻能形成一種奇妙的乾爽脆硬口感……「這不只是烹調,還是科技!」
當晚,參與了主辦單位精心策劃、由Ferran Adrià領著徒弟們聯手執掌的晚宴,果然,傳說中Ferran Adrià的各道經典菜餚,就在晚宴中輪番呈現:像是將烈酒至於液態氮中零下196℃瞬間冰封製成的sorbet冰砂,入口後,短暫微微奇特的冰激刺痛感後,竟剎那化成氣體,從嘴角鼻孔間噴出,似有若無的酒香,也隨之煙般消逝。
像是一匙外觀看起來幾可亂真的魚卵,舉匙送入齒間,口感果然類似魚卵,但以牙咬破表面薄膜後,流入口中的卻是沁甜的荔枝果汁。
像是從針筒裡一線線擠壓出的,顏色褐黃透明的「麵條」,嘗過之後,才發現是QQ的外皮裡包裹的,竟是清鮮的日式高湯……(原是吃麵卻變成喝湯?)
「這是,美食嗎?」在這一道道美麗奇異,氣體液體固體泡沫體粉狀體、冰的暖的熱的,口感滋味相互穿插交錯,滋味口感玄妙不可測,眼所見口所嚐常常就這麼彼此對立、甚至相互推翻、衝突的「菜餚」中,我一面驚奇,一面深深困惑著……
突破味覺的新可能
至少,對我而言,這種種,與其說是美食,或者更像是一種,以食物為媒材的裝置或表演藝術;視覺味覺舌蕾感官上的驚懾震撼固然讓人心折嘆服、耳目視野一新,但這樣的料理,究竟是要帶領我們,走向那裡去?
抱著這樣的困惑,告別馬德里。之後,足有大半年時間,對於這段經歷,我始終不知如何下筆。然就在這中間,卻是不知不覺發現,分子廚藝,竟而就這樣地,悄悄開始,在許多地方逐漸蔓延。甚至有一回,日本電視節目《料理東西軍》裡,新宿「麵屋武藏」的師傅,將味噌凝結成球,滑入豚骨湯裡,於是,食客們吃著吃著,隨著球體表面的漸溶,豚骨湯頭漸漸轉化成味噌湯頭,一碗雙享受……
螢光幕前,我笑了開來,頓然有所悟。
我想,所謂分子廚藝,其實是一種對於食之新科技新方法新研究的探索與追求過程;初時,所呈現的或者只是純粹味覺上的顛覆與新奇,然漸漸融入各方各地、更多元更開闊的思考與嘗試後,我相信,或將開展,更多的,人之於飲食上如何能夠更愉悅更滿足更幸福的可能性。
轉載自30雜誌 http://forum.30.com.tw/Board/print.aspx?go=733
- Feb 19 Thu 2009 20:28
■ 「分子廚藝」前衛登場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