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孫日敏 圖╱財訊
忠泰建設很會蓋房子,除了董事長李忠義經營有道,近年他的兒子李彥良扮演重要的執行者。李彥良年輕有想法,也敢嘗試,他的靈感泉源是閱讀;住家要求則簡單。
有如一位管絃樂團指揮家,忠泰建設常董李彥良,近幾年,領著忠泰建設,邀請日、法、英等建築設計大師齊奏合鳴,在大直明水路一帶蓋出輕井澤、御松園、千葉園、忠泰圓舞曲等一連串好宅;今年七月在林森北路華泰飯店旁邊,推出華漾,才不過一個星期,前一棟套房大樓就宣告clean。這些推案的成績與口碑,使李彥良即使才三十出頭年紀,就有自信的神采。
不做傳統開發商
進軍自有品牌家飾、百貨商場
今年當了爸爸的李彥良,也算戰功彪炳了,蓋過的房子叫好又做座,何況有的案子,一開始執行設計時,做法太過大膽還被董事長父親狠K過,這種因堅持贏來的成功,滋味自是格外甜美,因而更添增自信,也就可想而知。
話雖如此,李彥良眼中的房地產建築業卻是「無根的行業」。業者傳統做法,是把土地原料買進來,加工興建後求售,但是李彥良卻覺得身為開發商能夠做的應該不僅於此;他認為,「蓋了房子賣給消費者後,或許賺1億、20億,這些錢一輩子就花不完了,但若沒有留下什麼,不是很可惜嗎?」在李彥良的腦袋裡,台灣的建商,賣了房子結案就了事,不太思考建築與環境的關係,事實上,建築能反映一座城市的內涵,是人生活的環境,建築之於人,有如泥土之於植物一般。
基於這樣的想法,促使李彥良想做點不一樣的事。譬如,忠泰在美麗信飯店、市民大道旁的基地上,有座四百多坪的倉庫,還未推案之前,李彥良打算把倉庫用來辦藝文活動,不論是辦設計展、服裝秀、太鼓踏、裝置藝術等等,想把這塊廢棄許久的環境,在蓋成大樓之前,留下一段不同的歷史,這個創意一旦落實,他設想外界對這塊閒置已久基地的印象,將大有改觀,如此也會帶來高度的行銷效果。
過去,李彥良老想突圍:如何蓋出品質有口碑、有特色又叫座的好房子。幾年征戰下來,也咬過牙忍過市場景氣低迷,他的心得是,「做得比同業好是對抗景氣跟市場的不二法門」。而這些年他指揮公司團隊跟國際級的建築設計師合作,替忠泰確立了市場定位,也打開了視野。
腦袋動個不停的他,下一步打算從建築本業延伸從事垂直跟橫向整合,憑著多年來跟設計師們建立的默契與交情,他將邀請這些設計師為忠泰設計一系列的家飾產品,從沙發寢具到茶杯椅墊……,包括替LV旗艦店設計師青木淳等,將為忠泰量身打造設計品;不僅如此,在已經一片殺戮的零售市場裡,忠泰也將跨足購物中心,由李彥良負責籌備。
自住空間要求「很低」
書是最好的裝潢
計畫這麼多,未來一年李彥良勢必忙碌不休,而蓋了不少好宅的他,對居住會不會也很大膽有創意?沒想到,自承少年老成的他對居住空間的要求居然「很低」。他說,因為整天處於工作狀態、忙了一天,回到家反而希望一切簡單。對於住,他只有一個考慮,「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放書」,原來,李彥良是愛書人,大量閱讀是充實生活跟工作最重要的養分,在自住的空間,他半開玩笑說,書有時比人還大,「床,堆滿書,給書睡」,李彥良自己反倒往沙發一躺或就地而睡。
每一回到書店,只要卜洛克有新書問世,就會買回家;波灣戰爭期間,激起他對阿拉伯國家、基督教回教的興趣,買了一堆相關書籍回去研讀;這一陣子為了要籌畫兩個商場,開始研究商場設計,大肆搜刮相關的設計書籍。
李彥良的住家,家如其人,陳設簡單,一條20至30公尺的的走廊剛剛改裝好,一側全面做成書架,整面牆壁從地板通到屋頂,面積大約有15坪大小,陳列滿滿的書;另一側則是玻璃惟幕,以求保有景觀跟明亮的光線,當光線透過玻璃照射到整面書架上,空間裡好像飄散著書香。在李彥良心目中,無疑地,房子最好的裝潢就是書了。
愛看書、買書的李彥良對於書,十分珍惜,「寧可2000元請朋友吃飯喝酒,也不外借一本只有200、300元的書。」沒有貴重名牌音響、沒有價值不斐的葡萄美酒、競拍古董,書,是李彥良的房子裡最便宜卻最有質感的裝潢。
書,李彥良創意的謬思
愛讀書的李彥良,對看書「不偏食」,各種類型書來者不拒,屬於雜食動物,他自稱只有一種書不買,「勵志書」,他覺得,「那些書上寫的,不都是早就知道的事了?」。
閱讀是李彥良激盪建築開發創意的重要謬思,透過閱讀,他神遊於國際許多建築大師思維、成功的社區發展體中、了解國外從生活出發的建築脈絡,想來覆去,到底就是致志在工作事業上,並且,很有野心地,借鏡思考之後,還想落實在自己能夠掌握的建築開發土地上。說來,李彥良還是個心中有夢土,勇於逐夢的野心家。
李彥良推薦書與讀書心得
★ 書名:永續建築白皮書
作者:全球宣言組織
出版:積木文化
心得:在可見的未來,美學與建康永續將主導人們生活品質的廣度與深度。本書的重點在於後者,其中豐富的案例提供我思考公司下一階段方向時的泉源。
★ 書名:未建成/反建築史
作者:磯崎新
出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心得:已完成的建築就是建築的全部嗎?事實常是:無形的宣言或未建成的圖紙繪畫影響著後代、預言著未來。大師磯崎新說,「建築史(即建築敘述)是由非時間的事物構成的」,惟有「反建築史」才是「建築史」。這觀念大大開拓了我的視野。
★ 書名:全球古根漢效應;透視古根漢
作者:蔡昭儀;翁基峰
出版:典藏藝術家
心得:古根漢的博物館行銷與畢爾包的城市行銷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功,證明
建築對藝術、經濟、都市更新、文化觀光產業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
我們可以做的絕對超過我們現在所知的,想像力是唯一的限制,我以
古根漢不斷自勉之。
★ 書名:深河
作者:遠藤周作
出版:立續文化
心得:「河流包含那些人,流呀流地,人間之河,人間深河的悲哀,我也在其中」。天主教作家的晚年作品中,竟然包含著汎神式的信仰與轉世的觀念,他的「神」從天主教的神轉變為「偉大而永遠的存在」,「神有多種面孔,隱藏在各種宗教裡」,在這以阿衝突不斷、恐怖主義四起的時代,作者冀求宗教平等對話的主張,格外令我感到迫切的認同。
★ 書名:故鄉魅力俱樂部
作者:西村幸夫
出版:遠流
心得:「很不喜歡早起的我們為什麼能如此持續不斷,彷彿消防隊員的清晨練
習活動一樣?這是愛護鄉土的心情支持著我們,在這條街道出生、成長的我
們,更希望今後也一直持續住在這條街上。」提案人:舊本町的年輕商店老
闆。
這是七、八年前買的一本書,它不是一本勵志書,而是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
的真實故事,每當自己在公司工作推動受挫時,讀一讀就像上述的一段話,
總能再次激勵我振作起來、面對挑戰。
草根性的故鄉,在全球化快速成長的時代裡,是否就代表著落伍與乏味?一群群有活力的人,在過去的傳統美好之中,夢想著未來理想的生活而快樂地聚集在一
起,展開了各種活動,創造了地方的魅力,也讓生活在其中的人產生了改變,也
更有意義、更有魅力。諸如「這想法真棒,我們也一起來做吧」,「團長想到要喝酒、副團長想到要唱歌,於是我們就開始開會了」,在在表現了尋常百姓對簡單、
快樂、美好日子的期待,於是像「在路邊種花」這樣的行為也如同「在心靈淨土
銀行存錢」般產生源源不斷的利息,溫暖著他人的心房,也讓自己成為溫暖的人。
身為開發商,我長期以來所思考的,是身為一個開發商的責任不就是在創造一個讓人們對生活有熱情、讓下一代有希望的環境嗎?這應該是建築的初衷,在這本書,在一個個的日本社區裡普羅百姓的努力中才看到。這讓我感動,也鞭促著我去思考公司應走的方向,未來「人本健康、環境共生、地球永續」將是忠泰建築的目標與使命,因為我始終相信帶著訊息的建築蘊含著改變人和歷史的力量。
轉載自:http://www.rakuya.com.tw/hnews/hnews_list/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