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246fc_3.jpg

《數位時代》,報導時間:2006-10-15
在阿根廷長大,到美國求學與創業,1991年回台灣成立設計公司的顧明德,1990年就獲得德國iF設計大獎,是第一位獲得iF大獎肯定的華人設計師。顧明德原本在美國工作,卻抱著讓台灣工業設計揚名國際的心情,回到台灣打拚至今…… 

採訪.撰文=李欣岳 antony_lee@bnext.com.tw 攝影=陳敏佳
深入報導第一眼看到顧明德,很難不聯想到從容與優雅這些形容詞。目前擔任漢邦國際創意總監的顧明德,留著一頭中長髮,平常把眼鏡當髮箍、咬著鉛筆想事情、不時流露著招牌微笑,簡單的穿著卻散發出自我的品味。顧明德已經七、八年不戴領帶與皮帶,習慣穿淺色T恤外面套著一件深色襯衫,襯衫的整排扣子則敞開衣擺自然放在褲子外。


投入工業設計領域至今將近三十年,顧明德把最黃金的時期留在台灣。小學時期,就舉家遷移至阿根廷,在阿根廷長大、美國求學與創業,直到一九九一年才回台灣成立設計公司,早在一九九○年顧明德就獲得德國iF設計大獎,是第一位獲得iF大獎肯定的華人設計師。至今,他和他帶領的設計團隊,累積獲得四個iF、一個日本G-Mark、一個美國IDEA設計大獎,擔任過iF設計評審。


不甘心台灣設計師被瞧不起
「在很年輕時,就喜歡創意變成產品的過程與結果,」他指出著迷工業設計的原因。二十歲那年,是他第一次聽到有「工業設計師」這種工作,最吸引他的,則是「竟然可以把東西拆解開來好好研究」。最後,在汽車設計與產品設計的選擇中,他選擇了當產品設計師,因為汽車設計較偏向藝術層面,設計理念通常要先透過概念車的階段,相較之下,產品設計則能直接把理念實踐成作品,進行全面商業化。


回顧他回台灣的這十五年來,則是從最初的好奇,一路轉變為懷疑、失望、放棄,再進而全力投入的複雜心路歷程。「會繼續留下來是一種感覺,一種不肯認輸的感覺,直到現在,我在美國的母親還經常問我什麼時候要搬回去?」他指出。


場景拉回到一九九一年。那時顧明德剛拿到iF大獎的頭銜,正準備在工業設計領域大顯身手,當時,他發現台灣陸續有家電廠商開始走向品牌國際化,抱著好奇心前來台灣探路,歷經四年的摸索,卻深刻感受到當時台灣整體在工業設計環境的氣氛與水準,與原本他所習慣的美國差異甚遠,在一九九五年已經打算放棄搬回美國。


一九九五年一場意外的插曲,卻造成他下定決心留下來的念頭。那一年,由外貿協會所主辦的國際設計論壇,陸續邀請了國際頂尖的工業設計師來台,當時,他抱著去「看看老朋友」的心情前往參加,沒想到,當他跟在場的外籍設計師表明自己是來自台灣的設計師之後,換來的卻是不被尊重的輕視感覺,「過去這麼多年,我從來沒有被不尊重過,現在卻因我是『台灣』的設計師而瞧不起我,」他指出當時的心情。那一天,他一路從舉辦會場的國家音樂廳,沿著仁愛路走回位於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家裡,在這幾個小時裡面,堅定了他「不相信台灣設計做不起來」的決心。


隨後,他開始更積極投入台灣的工業設計領域。這一年,他將公司正式更名為現在的英文名稱「I+U」,並成立視覺設計部門,跨入CIS(企業識別系統)的策略規劃服務。直到今日,顧明德仍以讓台灣工業設計揚名國際的想法在經營,如同一個熱情的傳教士,不斷宣揚他在品牌經營與產品設計的理念,只要一談到品牌經營,他就像話匣子打開一般,他會誠懇的告誡客戶,「品牌不只是砸錢,也不只是工業設計,而是所有環節到位之後的成果。」


正由於來自對台灣工業設計的期待,顧明德堅持做最高品質的作品,也因此,漢邦成為台灣收費最高的設計公司。他舉例,早年曾有一次提給客戶的報價,對方勉強接受後,卻又驚訝的發現報價單位竟然是美元——他的收費比客戶預期足足多了四十倍。「就像買Gucci的產品,你不會預期它是Giordano的價錢,」他指出。


設計產品手的觸覺最重要
顧明德的設計產品,持續保持在國際一流水準的原因,關鍵來自他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手做的觸感。「設計不能直接用電腦來做、靠電腦來思考。光看照片卻沒有觸摸,永遠不知道產品是什麼,」他指出。同時他認為,觸覺也是五官感覺之一,每一個五官的感覺都連結回腦,消費者決定採購產品,是五官整體感受之後的行為,在設計時永遠要自己擁有實際的觸感之後才算完整。


回顧他將近三十年的設計工作中,重視觸感、堅持動手做的原則,一直都沒有中斷。在他剛接觸工業設計時,光作模型就花了近兩年的時間,至今,每個設計案他也要求團隊中的設計師,把Sample做出來再討論,「拋光和霧面的差別是什麼?金屬與塑膠的質感又是什麼?只有動手做了才知道。」


「電腦技術太發達,反而常讓人忘了最單純、最直接的感官,」他指出。現在年輕設計師往往太重視電腦技術,卻忽略了產品到市面上之後,促成消費者動心的關鍵,往往來自實際把玩的感受。他就不斷將這套自己動手做、用手感覺的設計理念傳遞給新一代的設計師,例如,他在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授課時,「只要是親自動手作模型,分數一定比較高。」


隨著這幾年,愈來愈多來自台灣的工業設計師獲得國際大獎的肯定,台灣無論是傳統或是科技產業,都掀起一片工業設計熱潮。問顧明德這樣的趨勢發展對他有產生什麼改變,只見他沉思片刻,手中的鉛筆咬了又咬,隨後露出他那招牌的親切微笑說:「沒必要把設計看得很深奧,不過就是在做User Friendly(對使用者友善)的產品。」在他微笑的背後,仍不改他對工業設計一路走來的堅持。



顧明德 49歲
學歷
美國加州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經歷
1987年在美國創立IDG International USA∕1991年IDG International Taipei在台北成立∕1995年公司正式更名為I+U∕2003年I+U加入漢邦集團,更名為漢邦國際設計

得獎紀錄
2006年德國iF Design Award∕2005年美國IDEA Design Award∕2001年日本G-mark設計賞∕1993年德國iF Design Award∕1992年德國iF Design Award∕1990年德國iF Design Award

顧明德 代表作品
Smart Phone
客戶名稱:聯想集團∕Lenovo Corp.
上市時間:2004年12月
得獎紀錄:2005年美國IDEA Design Award

Switch System
客戶名稱:艾易科技∕MOXA
上市時間:2005年11月
得獎紀錄:2006年德國iF Design Award

LCD Monitor
客戶名稱:偉聯科技∕AG Neovo
上市時間:2005年12月
得獎紀錄:2006年德國iF Design Award

Q&A with Daniel Koo

最喜歡的城市?
台北

喜歡的原因?
所有東西都正在進步

第一次想當設計師的時間?
20歲

最喜歡的娛樂?
一個人的寧靜

最喜歡的電影?
文藝片,因為劇情很感人

對設計工作的特殊回憶?
這輩子不知道創造了多少垃圾

最愛的音樂?
Jazz

最愛的雜誌?
Wallpaper、Elle、GQ
Business Week



參考書目:《台灣設計力》,積木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0487

目錄
1.國際設計大師看台灣設計
世界知名設計大師,深度表述台灣設計觀點 Gijs Bakker(Droog)

  • David Morgan
  • Claude Zelleweger

    2.與世界對話的台灣工業設計
    14家知名設計公司及其得獎作品、設計概念

  • 西屹設計
  • 唐草設計
  • 卓嶽設計
  • 大可意念
  • 點石創意
  • 浩漢設計
  • 華碩電腦
  • 漢邦設計
  • 明?電通
  • U2id
  • 光寶
  • (吉吉)宇設計
  • 薩巴卡瑪

    3.設計師日記
    如設計師的日記,忠實記錄一件設計作品的完整設計過程

  • U2id的Live4Nature
  • 大可意念的啟德嬰兒磅稱
  • 點石創意的DXION

    4.設計師的工作桌
    探討設計師的工作桌,設計師喜歡的文具是什麼

  • 世訊廖軍豪
  • 點石創意黃偉倫
  • U2id鄭雅升
  • (吉吉)宇林曉瑛

    5.打造品牌的設計顧問公司
    如何協助企業建構品牌形象

  • 美商方策
  • 艾森形象設計
  • 陳永基設計
  • 歐普廣告設計

    6.企業:設計力就是競爭力!
    如何透過設計力讓企業轉型,如何找到合適的設計公司

  • 台灣吉而好企業
  • 友訊科技
  • (吉吉)佑企業

    7.工業設計系教什麼
    專訪五大設計科系系主任,了解每個學校的核心課程

  • 實踐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系主任丑宛茹
  • 銘傳大學 商品設計系系主任閻建政
  • 台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系主任黃子坤
  • 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系主任楊靜
  • 成功大學 工業設計系系主任陳國祥

    8.設計相關資料Index

  • 台灣設計科系一覽表
  • 國內外設計展覽
  • 國內外設計相關機構
  • 台灣設計相關網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