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3, 2008
都柏林到雅典的機程四個小時,我到離家前才臨時抓上這本媽媽寄來的書想打發時間。結果才翻了幾頁我就哭到小斐湊過來把書闔上,要我不要看了,明明要去渡假怎麼這麼難過?我唸了開卷的寫於五十多年前的〈一封白冷會士的家書〉裡的幾句:

天氣很悶熱,熱得讓人受不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快被烤焦了,而且這裡沒有會院,我們住的地方相當簡陋,更別提伙食了…….不過,這裡的人很窮,很多人都沒有鞋穿,相較之下,我們小小的犧牲刻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雖然如此,我難免想著:如果偶爾能享用一塊家鄉的巧克力,搭配一杯香醇的咖啡,該是多麼美妙的事!

親愛的媽媽,或許未來我們不是那麼容易見面了(對不起,想到這裡,我的眼睛又溼了起來),但我相信您為我所流的思念淚水,將是天主胸前最美麗的一串珍珠。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捨得,好讓您最親愛的孩子能到異國遠方為天主的子民服務…
您遠方的孩子

哽咽著斷斷續續唸完後抬頭看小斐,他竟然也掉下了淚。那一刻我想,他有這麼纖細的心,我真是嫁對人了。

我繼續哭著看完這本書(最令我感動的一段是法籍蘇雲望神父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老神父從法國馬賽港登船前往中國上海,二十歲出頭的他滿懷著傳教熱血,擁有貴族頭銜的父親深情地對他說:「孩子,我們天堂見了!」從上船那天起,老神父就再也沒見過父親了。我問他是否想回法國,他受到驚嚇般答道:「不!不!我死也不回去了,那地方全變了,除了一個老妹妹,什麼親人都沒有了,我已經是中國人了,要死就要死在自己的地方。」),邊想到在新加坡服務過三十年的沙神父說過,現在經濟交通等條件好許多,外地工作的修士每隔幾年可以回家一趟,他們當初要去國外時,都是抱著不知道何時才能返家的心裡準備(原來,傳教士的心情是這樣的)。跟書裡那麼多位老死在台灣、一直默默的為弱勢團體服務的外國人比,我在國外生活的不便還是鄉愁真是微不足道,更別說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私的看到自己的需要而已。

也想到小時候在教堂看到外國神父總覺得很理所當然,外國來的宗教當然有比較多外國傳教士啊,長大後到了外國才發現我這個台灣女孩進堂進得比同年齡的教友勤快得多,其實這樣講算客氣了,除了丹麥的英語彌撒中滿多中少年菲律賓人外,在德法教堂裡我及後來加上的小斐是滿堂爺爺奶奶中顯眼得很的年輕人,我也才知道外國神父也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

跟外籍神父的近距離接觸始於大學暑假的上山,認識了靈醫會(創辦羅東聖母醫院)的義籍謝樂廷神父。記得第一年營前探路,接我們上山的神父一路很在地的飆車,一邊神采飛揚的和我們聊天,好不容易神父說話有了空檔,我們忙提醒神父眼睛要看前面的路;那一年神父在台灣三十八年了,我說神父中文說得比我久呢!神父笑道:很多人說我有山東腔!

我們是第一批到松羅村和原住民兒童生活上課的營隊,謝神父也很開心我們的到來,為了我們的起居神父特別趕工把教堂後面的房間廚房建好,馬桶水管通好,甚至臥室裡還有一台冷氣機呢!第一年上山的時候剛好碰到宜蘭親水公園的童玩節,神父很厲害的張羅巴士帶附近幾個村的小孩一起去玩(其他有活動還是彌撒,神父都會往返村落間接送小孩),我們也跟著沾光體驗了這個年度藝術大事,只可惜去年起停辦了。

原住民部落的堂區分散教友流失,神職人員缺少的狀況下很多神父身兼數村,謝神父就要輪流在負責的三四個村莊做主日彌撒。除此之外神父還是惠民殘障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我大學有三個暑假在松羅和小朋友一起游泳歌唱,神父一直是那麼忙碌和喜樂,下次回台灣一定要去拜訪神父,也讓小斐看看這個我時常想起的小村。(其實也不知道今日是什麼模樣,教堂前兩家和我們最熟的小朋友,都已經入社會做事了吧?)

大一七月上完山,八月跟著若望會去巴黎世界青年日。選擇他們是因為受法國爬山行程吸引,後來真的扎扎實實的爬了好幾座現在根本不知道名字也不可能再挑戰的山!不是第一次到法國,卻是第一次領略法國山野鄉村的美麗,我的第一個法文單字牛la vache就是爬山中學的,那時山坡上到處都是牛,越爬越想念台北的牛肉麵

曾寫過決心好好學語言的契機來自一位外籍神父,就是這個爬山夏天裡遇到的文神父。我那時候其實很排斥學法文,覺得發音太難,只跟教友的孩子們玩耍時加減學了數字,學到十二就放棄了,沒想到後來跟法國的緣份深厚。認識這個可愛修會後拜訪了幾次他們的台南和法國的會院,非常喜歡他們跪趴在地的祈禱方式和彌撒裡莊重的祝聖禮,很能幫助我進入狀況且排除雜念靜心聽天主說話。

回程的飛機上又重讀了一次海岸山脈的瑞士人,因為第一次看時情緒激動,有些故事想再細細品味,小斐依舊很受不了:不要再看這本那麼令人難過的書了!又翻譯了幾篇感動的故事跟他分享後,我們聊到幫我們舉行婚姻彌撒的沙神父和幫我們訂婚的若望會的呂神父,也決定要更盡力幫助這些為天主工作的人。

很感謝作者記錄了這些在台灣工作的傳教士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很羨慕他與許多已到天國的神父修士有那麼好的情誼。

為這些神職人員祈禱。

 

轉載自Alice in Wonderland:http://www.wretch.cc/blog/petitnuage/148216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