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傳統美術(Beaux Arts)教育科班出身的建築師,通常很注重古典比例的準則,並習慣將這些準則應用到自己設計的建築或家具上,柯比意便是其中一例。
我們可以藉由他的作品「躺椅」,看出他在建築上對細節和比例的堅持。
一九二○年代,柯比意受到當時建築師如密斯‧凡德羅所設計的鋼管家具影響,甚至是更早期索涅特(Thonet)曲木家具運用幾何形式的影響,也將自己的作品以簡化的構圖形式及風格呈現出來。
「躺椅」的先驅 1870年索涅特設計的「斜躺搖椅」。
1972年起,柯比意開始與家具兼室內設計師夏洛蒂‧皮蘭(Charlotte Perriand,1903-1999)及表弟皮爾‧尚涅雷(Pierre Jeanneret,1896-1967)展開合作,他們的合作模式相當成功,並以柯比意為名發表了一系列古典家具作品,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躺椅」。
該椅以弧形延展的金屬管架為滑軌,架在造型簡單的黑色支撐底座上。
這種有弧度的造型就像優雅簡潔的雙向滑動機關,讓乘坐者的位置可任意變換,並且靠摩擦力與地心引力來固定位置。如同它的幾何弧形框架一般,躺椅的頭枕也是幾何形狀的圓柱體,可依使用者需求調整位置。此種弧形結構即使不靠黑色底座支撐,也能獨立使用作為斜躺搖椅。
解析:躺椅的各組成部分與黃金矩形的調和細分密切相關。躺椅結構圓弧的直徑恰為黃金矩形的寬度,躺椅底座則與調和細分的正方形重疊。整體來說,躺椅的架構就是用黃金分割矩形內部的調和細分所組成的。
本文摘自:《設計幾何學》,Kimberly Elam╱著,積木文化 出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166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