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傳統中尋找出路:向世界聚落學習

(節錄自《向世界聚落學習》)



緣起

上世紀八○年代初正是我讀大學的時期,那時中國改革開放不久,當閉鎖了幾十年的國門朝世界開啟時,眼前所呈現的繽紛景象令人無所適從。在「國力強大,建築也必然強大」的信念驅使下,我們將眼光聚焦在美國。

那時是一九八一年底,不少在一九七○年代末赴美國考察的建築師們陸陸續續地回國,並帶回成千上萬張主題為國外建築的幻燈片。記得當時對我們建築系來說,倍受歡迎的活動,就是請那些外國建築師給我們這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學生「拉洋片兒」。瞬間我們所有的觀念都被「洋片兒」洗腦,不時謹記著「高樓大廈就是現代化,就是我們未來的生活」。

然而, 這些建築是在怎樣的理論下完成的? 在視覺饕餮後的理性驅使下,一連串的疑問接踵而至。這時,一個稱為「後現代主義建築」(Postmodernism Architecture)的概念伴隨而來,它主張「現代主義建築」(Modernism Architecture)已成過去,世界已進入「後現代」了。於是我們被這個「後現代」理論搞得更加無所適從。我們太落後了,世界已經「後現代」了,我們該怎麼辦?所以我們必須疾起直追,趕上這個後現代的潮流。

所幸我們很快找到了出口,仔細研讀當時范裘力(Robert Venturi,1925)的理論,似乎很多是從傳統中找靈感,特別是那本《建築的矛盾性與複雜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的後現代經典著作,裡面居然還有一張在中國園林中所拍攝的圓形門的照片。

對!我們應該從中國傳統中尋找出路,用現代的材料來表現傳統的形式,或加入「文脈」和「符號」,就可以讓中國的建築現代化,趕上後現代的潮流。於是,從傳統中尋找「文脈」和「符號」,就成為當時建築師的「主攻」方向,而對於我們這些學生,向傳統學習自然地成為主流。

在向「文脈」和「符號」進行主攻的過程中,由於對於傳統建築的研究對象不同,事實上呈現出兩種趨勢。一種是從傳統的宮殿、廟宇、府邸和陵墓這些官制的、宏大的、正統的建築中去尋找形式與文脈,而另一種趨勢,則是從傳統民居中去尋找。記得當時有一本《浙江民居》(二○○七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重新出版)的研究著作,據說是五○年代的研究成果卻至八○年代才出版,由於前輩們的多年心血結晶。這本書一出版立即引起民居研究的熱潮。加上當時建築系的學生和老師並沒有更多新建築可以「參觀」,於是「民居」便成為從那個時代乃至今天的一個「活的」,並能從中抽取多樣性文脈和符號的對象物。

然而縱觀這一系列「民居」研究的體系,我們發現學者儘管在關注民居或宮殿廟宇及陵墓,有著對象上的不同,但其實研究的根基和期待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關注「個體」、關注村落中大宅院和有錢人的「好房子」。這一視點和立場正是受正統建築史的研究視點的影響,希望在民間體系中尋找出民間的「官制」建築。其結果也就是,我們仍將觀察的視點放在個體建築上,力圖在村落中尋找村落中的宮殿和府邸廟宇。儘管所有這些個體建築均隸屬於一個群體之中,但由於我們長年受到正統建築史的薰陶,所以容易對群體的特徵視而不見,仍然力圖從單一的對象物中尋找出材料、作法以及形式上的內容。

自八○年代末開始,一股新的「解構」風潮出現,「後現代」被迅速送入墳墓。我們曾經狂熱地追隨並試圖超越的風潮,突然之間喪失了生命與魅力。

而我們這些剛畢業不久,自認已找到些世界建築發展方向的建築系學生,又重新被送上了思想的迷途。此間「符號」、「文脈」的意義已不再像幾年前那麼重要和榮耀,甚至顯得有些老土;反而是如何將結構拆散和分裂,成為大家工作和學習的重點。這種突變對我們這些在努力摸索「後現代」脈搏的學生而言,無疑的再度感到混亂。記得那時雜誌上出現的很多建築,已經是一個我看不懂的東西了。然而建築究竟是什麼?建築僅僅是一個「風格」的遊戲,還是一種生活的容器?作為建築師應該如何設計建築?建築師與其所設計的建築之間究竟又有怎樣的關聯?帶著諸多迷茫及對於建築的不解,我開始了近十年的聚落之旅。
(摘自《向世界聚落學習》/ 積木文化 / 王昀 著 )

聚落圖.JPG 

中國最受矚目建築師王昀聚落考察,繁體版《向世界聚落學習》04/20上市!

《向世界聚落學習》
向世界聚落學習-封面240.jpg
平裝.全彩.224頁.17×23cm.定價360元.2010.04.20 全省書店上市

人不是為了某種抽象思考或發展風格才蓋建築,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生存之道,這些生存之道的體現就是聚落。

※ 專業推薦
夏鑄九 台灣大學城鄉所所長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兼所長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王昀的聚落新觀點

本書介紹包括伊斯蘭國家具落、希臘米克諾斯島聚落、北非摩洛哥聚落、中國雲南聚落、義大利威尼斯聚落,甚至是四川大地震後已消失的汶川聚落……以迷路、階梯、廣場、幾何學、塔、擺飾、光孔等有趣概念,王昀翔實的觀察記錄以及充滿感受性的文字,顛覆讀者對「老聚落」的固有認知,並產生某種奇異的心理感受,這就是王昀在建築中所體會到的人味與感動。

關於迷路,他說:
中國的聚落空間構造大多是比較明晰的,一看就一目了然,但希臘米克諾斯島上村落的通路卻是轉來轉去,我將之詮釋為一種「迷路空間」。迷路還分成街道錯綜複雜的平面迷路,和層疊建築的立體迷路,甚至威尼斯聚落中,還有水陸雙重交錯與穿插所造成的迷路。當你對空間認知完全難以掌握時,就會產生一種有違期待而造成的複雜心理感受,加上遊走和迷途之間,觀察角度和風景視野不斷轉換,無形中便增加了迷空間的豐富度、新鮮感,以及生命力。

關於樓梯,他說:
樓梯是聚落中聯繫不同空間層面的扭帶。帶你從一個空間層面(一種狀態)轉到另一種。聚落中的樓梯和大台階不僅對空間起了切割的作用,而且營造出強烈的街道空間蒙太奇效應。許多部落中喜歡將室外樓梯作重複地使用,讓整體內部空間產生強烈的韻律和節奏。。。

 


◎ 作者介紹
王昀
北京「方體空間工作室」創辦人、現職北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昀,是近幾年頻頻代表中國躍上國際舞台的建築師之一,於1998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院博士學位,師承研究世界聚落而出名的設計大師原廣司。他將東大學求學期間周遊世界、研究人類聚落的心得形諸文字,精闢分析聚落的形成、建築樣貌、人與空間的互動,旁及社會與人文交織的文化層面及集體意識的風景,鮮明反映了大陸新一代建築師在面對歐美後現代主義的衝擊下,除了不盲從跟隨新思潮,更反思傳統,在理論與實務上獨出蹊徑闖出一條路的豐碩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