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設計‧藝術‧建築(Design+) (2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藝言堂/現代城市真的宜人居嗎?【聯合報╱阮慶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660667.shtml


所謂的「現代」城市,自工業革命後正式興起,由歐美、日本逐序蔓延至此刻以中國大陸為代表的第三世界。看似風風火火煙花不斷,其實完美的答案一直沒有完全破解,還在持續被思索與挑戰中。

近日報導:「富比士雜誌與知名投資顧問業者美世公司(Mercer)合作的『全球城市生活質素排行榜』揭曉: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全世界居住品質最棒的城市。台北則排名85,香港第71、上海98,北京114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敬陪末座。」

然而宜人居的標準是什麼呢?美世公司評選的標準共分十大類:政治與社會環境(犯罪率、政治穩定度),經濟環境(銀行業、匯兌法規),社會文化環境(人身自由),醫療公衛服務,教育體系,公共服務和大眾運輸,娛樂(運動、戲院),購物消費,住居,天然環境(天災、氣候)。

顯然有偏向以經濟掌握者與投資者的角度作觀看的意味,但是還有別的視角嗎?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生於1915年(法國雪兒堡),卒於1981年(法國巴黎)

羅蘭.巴特(1915-1981)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學者,他在校主修的是古典與現代文學、戲劇與音樂,並研習包括電影、攝影與旅行在內的大眾文化現象。
他在1950年代推出的一部重要著作,並延續作為1963年論文撰述的主題,就是時尚。時尚之於巴特,亦如食物、城市或文學,它是我們用來溝通與交換訊息的一套複雜符號系統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眼中的時尚
圖片: Peter Stigter.JPG 
(圖片: Peter Stigter)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評》昨日城市的現代啟示

中國時報    09/開卷有書香 2010/05/16  / 【陳玉苹(台大人類所博士班研究生】

  ■向世界聚落學習 王昀著,積木文化公司,360元;建築

  在建築形式走向後現代與解構的風潮後,建築的發展逐漸脫離人的基本需求,成為一種競逐風格的遊戲。中國知名的建築師王昀對此提出了質疑:建築究竟是一種「風格」遊戲?還是一種「生活」容器?建築跟建築師的關係又是什麼?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只是裙襬長度、流行顏色和潮流配件。時尚,如同一場表演藝術,反映了時代、反映了你我的生活!

fashion_935x300.jpg 

時尚設計師與攝影師

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
生於1883年(法國索木爾),卒於1971年(法國巴黎)。嘉貝麗‧「可可」‧香奈兒一八八三年出生於索木爾,卑微的出身並沒有阻止香奈兒一路挺進法國貴族階級。她1910年在巴黎開設第一家店。香奈兒挑戰主流時尚,以通常用來作為男性內衣的「廉價」針織布設計出實穿、帥氣的服飾。財務狀況不容許她使用昂貴的布料,針織布不但耐穿,最重要的是也很柔軟,非常適合她的設計。戰爭需要講求實際的婦女,而提供高活動自由度的香奈兒服裝正好符合需求。香奈兒經常從男裝擷取靈感,利用粗花呢與當代制服作為範本。她的設計在時尚界掀起一場革命,價格更因為採用針織布而平易近人,因此也讓時尚的概念得以普及。香奈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對現代女性抱持著一種直率的看法,後來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典範。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尚不只是裙擺長度、流行顏色和潮流配件而已,它反映了人們的內在、靈魂和獨特個性,更是社會文化的一面鏡子。時尚並非為伸展台所支配,街頭發生的事才是重點。時尚的本質就是表演藝術,兩者密切互動共生,也同樣強調消費主義、誘惑、體驗和當下!時尚體現了短暫的時刻,卻創造了永恆的理想。

點我看更多介紹 或下載新書簡報介紹
時尚的力量書封圖檔.jpg 

看其他文章
■ 如果買不起41種時尚名牌,至少可以看得懂《時尚的力量》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

綜觀時尚的點‧線‧面 / 辜振豐

自千禧年以來,時尚研究呈現百花齊放的樣態,有的聚焦於文化史,有的以品牌為主題,有的則純粹以設計師的創意為視角。然而,《時尚的力量》則邀請世界頂尖的學者論述時尚,試圖從歷史、哲學、文化、美學、藝術、文學和全球化等層面,透視時尚炫目華麗的表象下,多元而豐富的文化意涵,讀完確實讓人獲益良多。

說到時尚,得從法國的古典時尚為起點。首先,王公貴族擁有經濟力和文化霸權,因而可以主導時尚。以宮廷的服飾品味而言,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十七世紀時的法國宮廷,尤其當時主導流行的中心人物便是自號太陽王的路易十四(Louis XIV)。他帶動流行文化,並重修凡爾賽宮,閒來無事更經常舉辦派對和舞會。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羅蘭、川久保玲、薇薇安‧魏斯伍德、香奈兒、古馳、亞曼尼、博柏利、蓋‧伯丁、凡賽斯、三宅一生、山本耀司、高第耶…全球知名品牌設計精神一本通!

全方位解讀流行思潮‧點線面透視時尚文化
由TERRA與ArtEZPress出版社力邀藝術史、文化評論、媒體攝影等19位掛領域重量級時尚專家共同執筆
綜觀時尚的思潮演變,驚嘆時尚背後的豐饒精采、深刻與雋永。

辜振豐    時尚美學專家導讀
詹偉雄‧安郁茜‧許舜英‧夏侯露茜‧黃薇‧杜祖業‧個人意見   專業推薦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日和今日的城市又有甚麼差別?
人不是為了某種抽象思考或風格才發展建築,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生存之道,這些生存之道的體現就是聚落。


聚落和聚落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對於聚落的興趣最初還是緣於學生時代對民居的思考。記得畢業設計時,我曾經走訪雲南的一些村落,那時便感到村落中有一種生活,比起那些「人去樓空」的宮殿、已成為博物館的府邸,或已成為陰宅的陵墓,聚落是活生生的,建築與生活在裡面的人是有關聯並相互照應、互為一體的,而宮殿府邸則如同沒有生命的蠟像。同時我也發現,聚落的魅力並非來自其中的某棟房子,因為聚落中所有房子集合起來所形成的整體關係,遠比單一的民居更有意義。由於以往我們的研究多以民居個體為著眼點,為了分辨群體和個體在關係上的不同,我們將「聚落」—這個更能體現人們某種生活聚合狀態的概念—加以引進,以區別以往作為突出個體的「民居」概念的思考。
向世界聚落學習-圖P56.jpg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中國傳統中尋找出路:向世界聚落學習

(節錄自《向世界聚落學習》)



緣起

上世紀八○年代初正是我讀大學的時期,那時中國改革開放不久,當閉鎖了幾十年的國門朝世界開啟時,眼前所呈現的繽紛景象令人無所適從。在「國力強大,建築也必然強大」的信念驅使下,我們將眼光聚焦在美國。

那時是一九八一年底,不少在一九七○年代末赴美國考察的建築師們陸陸續續地回國,並帶回成千上萬張主題為國外建築的幻燈片。記得當時對我們建築系來說,倍受歡迎的活動,就是請那些外國建築師給我們這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學生「拉洋片兒」。瞬間我們所有的觀念都被「洋片兒」洗腦,不時謹記著「高樓大廈就是現代化,就是我們未來的生活」。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最受矚目建築師王昀聚落考察,繁體版《向世界聚落學習》04/20上市!

王昀是近幾年代表中國躍上國際舞台的建築師,他的建築觀充分體現在建築實踐中,風靡了無數建築迷,名聲斐然。他窮十年的光陰走遍世界各角落,傾心於聚落觀察研究,並利用空間學觀點,深刻探究了人與空間的奇妙互動,想像力十足。

聚落圖.JPG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個案研究--瑞士再保險大樓

BU101-Shabwah05.JPG 

瑞士再保險大樓,或其較廣為人知的稱號──「小黃瓜」(Gherkin)。

BU101-Shabwah04.JPG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個案研究--香港滙豐銀行總行

BU101-Shabwah03.JPG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總部。

 BU101-Shabwah02.JPG


地點:香港
竣工時間:1985
規模:180公尺 ╱ 30,000公噸的鋼
建築師:福斯特建築師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
工程師:艾盧普工程公司(傑克‧左司)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要介紹的建築個案研究,闡述了建築與土木工程中設計與技術之間的歷史關係,個案以年代編排。

一般來說,愈早完成的結構,本質上抵抗拉力能力較差,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建材都是為了承受壓力,並不適合用於長跨距建物。同時,老舊的建築與當代建築比起來,不見得沒有善用環境資源,只是它們多採取承襲傳統與地方建築的被動式環境控制。傳統的居住形式是源於當地環境,兼具了使用當地的物質資源以及因應當地氣候。

無論該處有樹木、岩石、泥土或冰雪,這些建材都能用來作為結構形式和氣候外殼。據信,人類最早的住屋約莫出現於三萬年前,當時建物常用石頭圍個圈圈或橢圓,出土遺跡也顯示人們用當地材料做出類似帳棚的屋頂。在多雨的地方,屋頂是利用蘆葦和泥土攪和製成;在空曠的平原,屋頂則是以長毛象骨和象齒繫牢,用來支撐作為屋頂的獸皮。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懂建築結構,難以一窺建築的堂奧與奇偉。
本書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入門途徑,引領讀者跨越建築複雜的科技知識門檻,展開一場經典建築發現之旅,撥開建築結構重重謎霧,讓人大開眼界,驚嘆於建築工程之雄渾,原來遠遠凌駕於炫目的建築造型。

建築科技關鍵字101.jpg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蔣豐雯(積木文化總編輯)

colorchart_1.JPG colorchart_2.JPG

我想很多從事出版的同業,學生時代都編過校刊、畢業紀念冊這類的刊物。略上得了一個年紀的老編,一定不會忘記那個陽春的手工完稿時代,「照相打字」多麼珍貴,完全依字級大小來計價;至於玩到四色印刷,一張張充滿數字密碼的完稿「標色」,就不是一窮二白的學生所能玩得起了。

設計演色全書_bc.jpg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常設計經典 100》獲台北市好書大家讀「知識性讀物推薦」
點我看更多 http://cubepress.pixnet.net/blog/post/26991690

點我看更多《日常設計經典 100》
■ 被設計包圍的日常生活!揭開經典設計的身世 (上)
http://cubepress.pixnet.net/blog/post/16416537

■ 被設計包圍的日常生活!揭開經典設計的身世 (下)
http://cubepress.pixnet.net/blog/post/16417456

《日常設計經典 100》Humble Masterpieces:Everyday Marvels of Design
作者◎紐約MoMA知名策展人 Paola Antonelli
《美學的經濟》暢銷作家 詹偉雄專文推薦/《商業周刊》重點書摘 強力推薦

三.jpg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白、黑、棕、金四種不同顏色的封面,引起話題的《因為愛才好》,內頁夾帶著看起來像頭髮的大量書籤線,要怎麼製作呢?

Booksign-Hair.JPG 
《因為愛才好》
作者:內田春菊
發行:講談社
定價:1580日圓+稅
印刷:凸版印刷
裝訂:大口製本印刷
裝幀:野田


無法使用機器來製作12條緞帶
全部以人工作業黏貼

這本書以作者內田春菊小姐的臉部照片為封面,引人注意的是被當成頭髮的書籤線加工部分。一般的小說只有一條書籤線,但這本書卻有十二條書籤。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書‧設計_bc.jpg

台灣出版過不少「書籍製作」的專業書,像是從經營者(《誰說出版不賺錢》)、編輯(《編輯力》、《編輯道》、《編輯人的世界》)、行銷(《這書要賣一百萬本》)、書店經營(《書店風雲錄》)、版權(《我是版權談判高手》)封面設計(《兩岸書籍裝幀設計》),甚至印刷(《戀上書》)的角度談書籍的作品幫助我們認識「書籍」。  

不過,過去談書籍製作的作品都太強調「人」,卻連一本從「設計」的角度,提供各環節的出版產業從業人員一個完整認識書籍、編輯、設計與製作的作品都沒有。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