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設計‧藝術‧建築(Design+) (2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照明器具TAKO
──喜多俊之──

喜多俊之是日本最成功的產品設計師。優秀的作品多到不知道該舉哪個當作他的代表作才好。其中,TAKO及KYO堪稱是他轉向獨立製作發展的代表作,設計的當然沒話說,就連獨力生產販賣的來龍去脈也很令人感興趣。

設計良品0501.JPG

一路走來的設計活動與TAKO  ──喜多 俊之──
一九六五年,義式風格的設計開始以吉奧.龐蒂(Gio Ponti,C)所創辦的《Domus》雜誌為中心,把活動的觸角伸向全世界。

義大利在戰後掀起了一陣生活風格產業風,當時舉辦了許多大型設計活動,例如三年一度的國際美術展,還有《Stile Industria》及《Ottagono》等產品設計專業雜誌的發行,堪稱是義大利設計往下紮根的全盛時期。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年前,我們根本想像不到網際網路會變得如此普及,更想像不到設計師們還可以透過自己的網頁發表意見。但就算是十年前已經開始固定使用桌上排版(Desktop publishing , DTP)系統的這些人,也因為才剛開始使用,並沒有把它當成是設計師發表意見的手段來運用。本企劃並非出版社所提出,而是設計師企圖透過書籍這個媒介,抒發個人的見解。尤其在產品設計的世界裡,透過「書」這個媒介來陳述意見的機會極為少見,這可能會是前所未有的嘗試。

對於設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尤其是工業設計與產品設計的區分、商品與產品,抑或是與作品之間的不同點,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爭議,這點我們也很清楚。除此之外,我們也無意否定設計行為與經濟活動之間斬也斬不斷的緊密關聯。只不過,即使讓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聚集起來、產生關聯、共同行動,價值觀還是不可能全員一致。舉例來說,在公司裡把工廠及業務、設計、行銷等各部門的主管集合起來開會的時候,站在各自的立場提出意見來討論,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事。

如果把上述理論套在產品設計師身上來看,可以發現產品設計師常常會被「設計好賣的產品(商業性) 」、「設計好作的產品(生產難易性) 」、「設計不會被客訴的產品(群眾性) 」的尺度所左右,以致偏離原本應該要扮演的角色。產品設計不應該是經濟活動的手段。就算要作為經濟活動的手段,但如果把經濟性視為首要條件,那麼等於是自貶身價,設計師的招牌也可以趁早收起來免得丟人現眼了。若無法不卑不亢地提出「給我等一下!那是不對的!」主張,就無法稱職地扮演好設計師原本應該要扮演的角色。

不過,產品設計畢竟已經在工業社會裡運用了近五十年,若說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也不為過。經營者或企業裡的員工對設計師常有一肚子的不滿,同樣的,設計師對企業主或公司內部的行政流程也有諸多的批評。問題是,就算彼此各退一百步,雙方可能還是沒有交集,即使過了幾十年情況依舊。既然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那麼「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只不過,我們日本人並不擅長重新審視既定的制度或價值觀,更不要說否定了。即使明明應該是手段的東西最後卻變成了目的,甚至已經變成徒具形式,我們還是不會想去破壞它,這就是日本人的民族性。大家應該都要有所覺悟,「改革」已經不再只是政治上的議題,就連設計的世界也不例外。

這本《設計良品》是設計師針對產品設計的原點,檢視自己過去四十年經驗的報告書,同時也是對於目前的設計所作的批評與展望的著作。截至目前為止,關於產品設計的資訊都只提供產業面的相關資料,因此透過書中史無前例的解說或當時的報告,應該可以看見產品設計的另一面。尤其是年輕設計師或正在學習設計的學生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設計良品》這本書。

PD的思想委員會

 

《設計良品:超越時代與國界的極致設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7591
林洲民  仲觀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陳俊良  自由落體設計師
共同推薦

【本書特色】
1. 縱觀1958-2002年近半世紀,25位著名當代歐美日設計師計27件作品。
2. 邀集近70位作者,或設計師本人、或重量級評論家執筆,談論設計緣起與設計卓越獨特之處。
3. 探討設計種類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從燈具、相機、電腦、飾品家具、廚房用具、陶瓷器、釣具、輪椅、拐杖、定時器到電話機不等,展現設計的創意來自細微的生活觀察、對使用者的關注與體貼。
4. 隨文附上代表性設計作品黑白照片。

pddesign0224.jpg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三原昌平,三原設計事務所負責人,產品設計師,大同工業大學情報設計學科教授。
封面字型:「PD」字型,日本設計師松永 真設計
審訂者簡介:范成浩,日本國立千葉大學工學博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工業設計、產品企劃及市場分析、設計管理與公共物設計。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平面設計,其中或許隱含了20世紀中最經典設計的真相。《設計解剖全書》一書以獨樹一幟的編輯方式,將49件當代優秀設計作品作精密的解剖式分析,分析出隱藏在作品中的元素,並將個別元素應用的面向作更廣泛的舉證說明,這些元素包括了,你所不知的指紋條碼、玩國旗這玩意兒、電影海報的秘密、Step by Step教學圖解隱喻、慢食運動、書中書的迷思、老掉牙CAS圖庫、雙聯畫迷戀骷髏頭、經典企鵝商標…等,這項解剖性研究強烈且清晰地彰顯了當代作品中的設計史脈絡,說明一種設計基調如何演變或融合為另一種基調,而一種技巧又如何催生另一種更好的技巧,翻開本書你將發現,在任何海報、包裝、書籍封面或廣告看板的表面下,的確存在著決定作品多元樣貌的創意DNA,而那正是設計之所展現迷人生命力的最大原因!

01.gif   images.jpeg   
作者/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米爾科‧伊利奇(Mirko Ilić)
出版社/積木出版
定價/NT980
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10682&sid=0000010682&page=18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y_02.jpg 

http://cubepress.txc.tw/toy.htm#0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孫日敏 圖╱財訊 
 
忠泰建設很會蓋房子,除了董事長李忠義經營有道,近年他的兒子李彥良扮演重要的執行者。李彥良年輕有想法,也敢嘗試,他的靈感泉源是閱讀;住家要求則簡單。

有如一位管絃樂團指揮家,忠泰建設常董李彥良,近幾年,領著忠泰建設,邀請日、法、英等建築設計大師齊奏合鳴,在大直明水路一帶蓋出輕井澤、御松園、千葉園、忠泰圓舞曲等一連串好宅;今年七月在林森北路華泰飯店旁邊,推出華漾,才不過一個星期,前一棟套房大樓就宣告clean。這些推案的成績與口碑,使李彥良即使才三十出頭年紀,就有自信的神采。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月 16, 2006
最近在讀這本書《永續建築白皮書》(積木出版)越看心中感慨越深。
書中提到台灣的綠建築是由政府所開始提倡,不同於美國是由民間建築業界開始發起;
西方的永續建築觀念比我們早十幾年,那今天我們是由政府所開始,為何不從自身做起呢?
新聞報著某處的公家機關又以多少經費修繕建築物,或是計畫多少經費重建新大樓,更讓人生氣的是看見政府單位花人民的錢蓋「蚊子博物館」。西方國家都知永續建築可從公部門做起;那台灣的做法呢?
華麗、氣派、斥資巨大金額才是首要條件,既然要推動綠建築的觀念,從自身做起可為大家樹立最佳典範!!
如此一來不僅把錢花在對的地方,對於環境、成本更是下一代只有加分。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uly 6, 2008

最近作的桌上建築書,
是圖文翻譯書,
想要接的原因是題目和原書整體都好棒,
我是負責把原書改成中文,包括那些手寫日文要想辦法加入翻譯過後的中文,
還有封面、書腰、貼紙和DM的設計。

01.jpg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中時部落格查理王祕境之路:
http://blog.chinatimes.com/charles0714/archive/2008/07/20/300255.html


2008-07-20

初見「美濃燒計畫12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designed 12 cups & saucers」的12款建築師設計的杯盤組,是在忠泰建設投資成立的MOT(A better tomorrow)。

01.jpg  

02.jpg

在MOT開幕前Roodo area43約了部落格圈的一些老朋友到「嬌食」聚聚(相關照片)(「食方」(空間照片)與「嬌食」的阿嬌老師也開始在學學開課囉~),當晚,查理王到得早,也就跑到「嬌食」樓上的各樓晃了晃。在某樓層的角落,驚見這一組有「桌上的建築」之稱的「美濃燒計畫」真品。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年,一項名為「PD的思想」的設計展於東京Ozone展出,本書《設計良品:超越時代與國界的極致設計》即為同名展覽型錄的擴充版,蒐錄了從1958年保羅.漢寧生的「PH燈」,到2002年石井尚美「會發光的柺杖」,近半世紀、25位知名設計師的27件當代傑出產品設計。

 

每一項作品或透過設計大師本人的現身說法,或親朋故舊、日本重量級評論家、記者的執筆與訪談,揭露每項作品的創作動機、遭逢的困難、產品特色與卓越獨特之處,以及如何在商業與設計創意之間求取平衡……等等,賦予這二十七件魅力產品從發想到上市,全面性的設計開過程。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Product照相機
山中 俊治

在日本,有大量的設計師必須扮演著產業奴隸般的角色,於是就有所謂的指揮者⋯⋯而這個指揮者到底是何方神聖呢?當這個問題被端上檯面時,坂井直樹的出現無異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最好的解答。他的設計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帥氣,一下子就吸引了大批粉絲。

 pd0224.JPG


山中俊治(Shunji Yamanaka)一九五七年生,一九八二年畢業於東京大學,之後在日產汽車設計中心工作並在東京大學擔任副教授,一九九四年成立自己的設計公司L.E.D。設計過許多工業產品,包括相機、手錶、汽車和家具等。專為殘障者設計的日本文字鍵盤輸入器「Tagtype」拿下了二○○一年的iF設計獎。二○○四年又獲得每日(Mainichi)獎。近年來,為三宅一生設計的錶款最為著名。並參與JR東日本「Suica」的介面設計。


pd0225.JPG



奧林巴斯(Olympus)
O-product的種種
─山中俊治─

● 建立在仿冒上的機械之美「這是一台照相機,具有各式各樣的功能。但是如果有所謂的『功能美』的話,那麼這台照相機絕對毫無功能之美可言。我們只是擅自把自以為是功能美的所謂『機械之美』灌注到這台照相機上。」這是我在設計出O-product三年後,在某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時候,一篇交到我手上的評論中的內容。我認為這是篇非常一針見血的評論。正如作者所批評的一樣,O-product的設計與其充滿功能性的形象剛好相反,是徹頭徹尾的風格設計。如果對照古典功能美的概念,O-product就是一個冒牌貨。然而,透過引用了可以作為文化上的記號的機械樣式,可以破解電子科技特有的肉眼看不見的特性,因此可以說是一種走在時代尖端的介面設計。下面,我就帶大家回顧開發O-product的原委。


● 坂井直樹與「小白兔」

一九八七年,剛離開日產汽車的我,接受坂井直樹先生的邀請,接下設計新的傻瓜相機的任務。那也是我成為自由契約設計師後,接下的第一個案子。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都會把坂井先生視為一位思考商品概念的人,但是坂井先生的真本事其實是在產品設計上。他在角色的安排上,尤其耐人尋味,像是把企業跟搞錯專業領域的藝術家,或跑在時代前面的消費者兜在一起,將其中所產生的化學反應生意化。他那種即使失敗也要將產品商品化的作風,顯然不同於步步為營的企業家,你甚至可以說他是個把產業當作舞台,以產品為演出內容,並樂在其中的藝術家。坂井先生起用了一位二十一歲的女性,負責這項專案的設計概念。當時還給人少女印象的女孩,被水工作室(Water Studio)的工作人員戲稱為「小白兔」。雖然我只有跟她聊過幾句,但卻意外發現這隻小白兔其實擁有非常敏銳的直覺。坂井先生交代給我的任務,就是要設計出她潛意識裡想要的相機。當時,幾乎所有市面上的照相機,都是黑色的塑膠機身。以光學的原始功能來說,這是非常合理的設計。

不要讓無謂的光線進入機身內、在拍照的瞬間要能夠穩穩地拿在手上、儘可能不要讓被拍攝者注意到相機的存在⋯⋯若單從上述角度來看,作成曲面、握起來很順手的黑色機身,以工具來說是非常合理的設計。但是比起物品本身,坂井更重視物品主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它的感覺。因為拍照只是一瞬間,人們有更多時間其實是在接觸相機本身。像是把照相機拿在手上,或者是掛在脖子上對著其他人。拍照時及拍照前後的應對進退,其實就是透過照相機和他人進行的一種溝通。


以上文字摘自積木文化《設計良品:超越時代與國界的極致設計》/2009.02.24 上市!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7591
pddesign0224.jpg

林洲民  仲觀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陳俊良  自由落體設計師


共同推薦
【本書特色】
1. 縱觀1958-2002年近半世紀,25位著名當代歐美日設計師計27件作品。
2. 邀集近70位作者,或設計師本人、或重量級評論家執筆,談論設計緣起與設計卓越獨特之處。
3. 探討設計種類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從燈具、相機、電腦、飾品家具、廚房用具、陶瓷器、釣具、輪椅、拐杖、定時器到電話機不等,展現設計的創意來自細微的生活觀察、對使用者的關注與體貼。
4. 隨文附上代表性設計作品黑白照片。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三原昌平,三原設計事務所負責人,產品設計師,大同工業大學情報設計學科教授。
封面字型:「PD」字型,日本設計師松永 真設計
審訂者簡介:范成浩,日本國立千葉大學工學博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工業設計、產品企劃及市場分析、設計管理與公共物設計。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膠台
─柳宗理─
作為一個產品設計師,柳宗理的行為始終予人一種與工業設計相抗衡的印象。這個時代需要柳宗理,可是又把柳宗理推開,然後又再度評價柳宗理。儘管如此,柳宗理的思考模式卻始終如一,從來不曾改變。

pylon.JPG

柳宗理(Sori Yanagi, 1915-)生於一九一五年六月二十九日,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曾任金澤美術工藝大學產業美術學科教授、日本民藝協會會長、日本民藝館館長。一九五二年獲得第一屆新日本工業設計獎,後來以其獎金成立了財團法人柳工藝設計研究會。一九五七年應邀參加第十一屆米蘭三年展,以「蝴蝶椅」拿下金牌獎,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與巴黎羅浮宮列為永久館藏。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工業設計師之一。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羅.漢寧生在六十三歲的時候揚言要促進「古典的革新」,於此同時提出的PH5則實現了這項承諾。當漢寧生剛發表這款燈具的初期,任誰也想不到,世人能如此完美地適應了霧面燈泡。

ph01.JPG  

由利用等角螺線原理、用來反射光線的四片主要燈罩,與二片漆成紅色及藍色的較小反射板形成的基本構造,能夠讓使用者不用直視光源,實現了無眩光的目標。燈具上方有用來隱藏吊座的頂蓋,下方則有底蓋,完全阻隔了直射光的放射。分別漆成紅色和藍色的兩片小型反射板則被藏在看不見的地方,不會影響外觀。會漆成這樣的顏色,是考慮到這麼作可以反射出一天當中光線最美好的時間帶,也就是黃昏時分的光色。由四片主要燈罩構成的PH5,外型真的非常優美。即使在上市後已經過了半個世紀,PH5至今仍為世人愛用,佳評如潮,歷久不衰。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00.JPG 

PH燈(保羅.漢寧生)

PH燈可以說是一項天才的發明,而這項發明的核心,便是把等角螺線(註1)的特性應用在燈罩的形狀上,將光線導向正確的方向,以提高照明工具的效率。這也是PH燈能夠不被時代淘汰的原因之一。所有PH燈的燈罩弧度全都採用相同的等角螺線。
燈具的尺寸和各燈罩的相對位置則取決於以上述螺線為中心的旋轉程度。


PH燈發明的核心,便是把等角螺線的特性應用在燈罩的形狀上,將光線導向正確的方向,以提高照明工具的效率。將燈泡的鎢絲置於等角螺線的焦點上,只要別由下往上看,就不會覺得燈泡刺眼。由於不同瓦數的白熾燈泡的大小也不同,所以大部分的PH燈都可以調整燈泡的位置,好讓光源正好落在螺線的中央。
下圖是生產於一九二六年六月乳白色玻璃製的PH5-5系列吊燈。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
聯絡人:企劃組 劉潔妃    ※活動新聞稿 敬請協助發佈※
電話:(02)2767-1268轉103 手機:0921-602-050 E-mail:amanda@taipeibookfair.org

今年「2009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初選名單揭曉,共計664本書籍報名角逐金獎,比去年件數多增275本,呈現台灣出版業日益重視「設計」的趨勢,在競爭激烈中選出20本入圍書籍,各具擅長的表現出設計者自信及材質上創新,包括在84張透明賽璐片印刷上黑色和粉紅色雙色文字的詩集《粉紅色噪音》,必須裁開書頁才看得到隱藏於書頁中的圖像《明信片生活劇場》,以及閱讀過程中,不時會發現有些相鄰頁面藕斷絲連,需要拿美工刀逐一劃開的《re無所不再》,以另類及非主流的設計,試圖顛覆大眾的閱讀習性。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藝文版 20090201
導覽人/江童(文字工作者)

今年的國際書展,大小創意書奇招百出,不管是小市民或大宗師,只要你有創意,就能玩出生活新意。

文明,不過是創意的累積。這也是為什麼時至今日,到處創意、創意談得令人生厭,但一瞄到這兩個字,人們照樣還是要多看兩眼。創意是精神的腎上腺,少了點創意,再美好也興奮不起來。而書展之所以令人興奮期待,就因為這裡是集大成的創意展示場。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築大師的秘密
【聯合新聞網/積木出版/提供】 2008.07.29

書名:桌上的建築
作者:Rutles編輯部
出版社:積木出版

44465261904615fd9.jpg 

新書內容搶先看:
Jun Aoki青木淳Tea for two

經典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中,Henry Higgins教授和Pickering上校站在書房喝紅茶的場景,左手捧著茶碟,右手輕扶著茶杯的把手,遠遠看來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啊!我心想。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Z_a3.jpg 

 《設計全書A-Z》,猶如一部史詩,波瀾壯闊,思慮定遠,建構出百年來最具決定性的設計論述。

本書由史蒂芬.貝利(Stephen Bayley)和泰倫斯.康藍(Terence Conran)合著。史蒂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現代文化評論家,泰倫斯則是全球具領導地位的設計師及品味權威人士。兩人藉由本書,剖明家具、時尚、汽車、平面設計、產品、符號與象徵等各個領域中深具影響力的重要人物、發展歷程、材質研發和技術演進。以權威而銳利的觀點,透視漫長設計史所經歷的一切,就如工業設計師雷蒙.洛伊(Raymond Loewy)所言──從唇膏到輪船,無所不包,為我們開拓嶄新的視野。
 

前面八篇導讀文章,寫出「設計」如何在現代文化史中獲致自己的地位,其中包括泰倫斯.康藍對設計所下的定義。隨後的主要章節,則涵蓋20世紀至今,設計相關領域中的代表性人物、產品及設計演進,並以英文字母A-Z的順序編排,方便讀者查閱設計關鍵詞。而關鍵詞,則包含了過去和現在最重要的設計師及設計工作室小傳、製造商的歷史、產品的評鑒,以及對相關的經營管理、文化與社會理論等進行深入而適切的描述。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書 名:永續建築白皮書
作 者:地球宣言組織(Earth Pledge)
出版社: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27日

01.jpg 

內容簡介

人類與自然的和諧態度,是國際間長久以來重要的議題,除了生態環保,觸角也開始延伸至與人息息相關的生活層面,例如生機飲食。而近年來日益流行的建築美學,也開始從藝術、空間設計等角度,回歸至與地球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例如「綠建築」的新興話題﹔若以更廣泛的觀點,即是永續建築的概念,何謂永續建築?即是協調我們的居住與自然環境、改善社區群體機能、降低營建活動對有限自然資源的衝擊,進而促進人類身心的福祉。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大師談設計
泰倫斯的美學構圖╳史蒂芬的犀利觀點 = 《設計全書A-Z》

Stephen Bayley&Terence Conran.jpg 
Mark Harrison / Conran Octopus

 


「從歷史中學到教訓,而目標則是朝向未來。設計師的工作不是重複歷史,而是創造歷史。」~泰倫斯‧康藍

「設計的意義,不再只是『繪圖』,還包括了『意圖』。」~史蒂芬‧貝利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阿立  博客來網路書店編輯手札

做設計的人最害怕的,就是沒靈感。當腸思枯竭、想不出東西的時刻,總希望要是能有本「設計聖經」在手邊多好,參考一下別人的作品總強過一個人想破頭。但是,要找到一本有系統地組織,並介紹大量作品的書,並不容易。

不過,最近出的這本《設計解剖全書》,小編私心地覺得做設計的朋友們可以考慮買一本了。為什麼呢?首先,作者是兩位《紐約時報》的藝術總監,涉獵過的作品無數;再來,他們做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將設計作品解構來看,指出他們受到的影響,並以此拉出相關的設計,就像我們在牛排店裡會看到的牛隻解剖圖一樣。也許你會好奇,設計者都有說明自己作品的來源嗎?兩位作者是這麼說的:「在多數案例中,我們其實是自下斷語,因為這不是與設計師本人進行溝通的傳統個案研究,而是由知識豐富的觀察者所做的評論性分析。」

積木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