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鑑賞‧珠寶‧旅遊(游藝館) (39)
- Jan 26 Mon 2009 22:44
■ 沙特大教堂
- Jan 26 Mon 2009 22:32
■ 微笑的天使
- Jan 26 Mon 2009 22:22
■ 亞眠大教堂的彩色石雕
中古歐洲著名的大教堂,原先外觀的石刻都繪有色彩,那華麗熱鬧的外觀絕對不亞於台灣的民間廟宇。
幾個世紀後,這些石刻的色彩不是風化就是被濃厚的灰塵所覆蓋。
法國最大的教堂--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為例。
- Jan 26 Mon 2009 22:11
■ 科隆大教堂
2009-01-21
位於萊茵河畔原德國首府波昂北方的科隆大教堂,面積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地球上第二大的教堂。若是你坐火車來到科隆,絕不會錯過這座大教堂,龐大的教堂就座落在火車站的右手邊,自古以來;富裕的科隆也因為這座大教堂而贏得【天國之城】的美譽。
- Jan 26 Mon 2009 21:57
■ 亞堔大教堂(Aachen Cathedral)
前言
我能來到亞堔大教堂是陰錯陽差的安排。原先贊助我拍攝科隆大教堂的科隆旅遊局,因為當地旅館完全客滿(如網友迴響,商展期間,科隆市一房難求),得知我喜歡參觀教堂,未經我同意的將最後一天的行程逕自安排至與科隆相距只有一小時車程的溫泉鄉-亞堔市,好來參觀著名的亞堔大教堂。
由於不在原先的工作範圍之內,我不是如此情願的來到亞堔大教堂。沒想到才一進入這初建於一千多年前的大教堂裡,一股濃厚的歷史氛圍向我襲來,讓我久久無法自己,這樣令人陣攝的感覺,只有在法國沙特大教堂內的經驗堪以比美。
- Jan 24 Sat 2009 00:44
■ 《法國文化遺產行旅》
【記者黃彥昇報導】
本週的元智電子報圖書資訊的推薦書籍,是由積木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法國文化遺產行旅》,是一本記載法國境內最能代表國家文化的旅行文學,書中運用大量的照片,讓讀者可以更了解作者想表達他所看到的東西,使得閱讀的時間變短,也更容易閱讀。
對法國的印象,很多人都停留在葡萄酒以及浪漫之上。其實自1979年聯合國文教基金會人類遺跡協會成立以來,法國已經有三十座遺跡列入保護,在這本書中選入了最具代表性的幾座遺跡來介紹。
- Jan 10 Sat 2009 23:06
■ 日本最早燒製瓷器——有田燒(1)
色鍋島五方唐花紋盤
日本陶瓷器巡遊
日本最早燒製瓷器——有田燒
作者﹕成美堂編集部
有田燒小檔案:
所在地:佐賀縣西松浦郡有田町
傳統特徵:日本歷史上最早的瓷器。初期由伊萬里開始,後來發展出柿右衛門式樣、古伊萬里 式樣、鍋島式樣。
傳統顏色:造型以青花瓷的鈷藍、紅色為主,再搭配綠、黃、深藍等顏色的彩繪、染錦。
傳統器物:盤、壺、花瓶等。
肇始年代:在文祿慶長之役(十六世紀末)時,因為帶回朝鮮的陶工,而開始了瓷器的生產。
日本歷史上最早燒製瓷器的有田燒
四百年前,有田首度燒製出日本瓷器。自開創以來,以青花瓷、彩繪等燒製技術,在陶瓷界奠定下前所未有的地位,創造出多樣的美學。
- Jan 10 Sat 2009 22:41
■ 日本最早燒製瓷器——有田燒(2)
日本陶瓷器巡遊
日本最早燒製瓷器——有田燒
承接四百年傳統的有田紋樣
作者﹕成美堂編集部
南天銘々盤組 牡丹繪小碟組
承接四百年傳統的有田紋樣
「華麗的古伊萬里」、「端正的柿右衛門」、「有格調的鍋島」,各式各樣的紋樣,展現有田燒四百年來的獨特美學。
青花瓷的芙蓉手
「芙蓉手」意指將整個器皿當作芙蓉花的構圖設計。這是源自中國的式樣,在白瓷上使用鈷藍色釉藥來彩繪圖樣。
(左) 芙蓉手蚱蜢紋盤 ;(右) 芙蓉花鳥八寸盤
- Dec 23 Tue 2008 23:41
■ 柴垣松竹梅鳥紋輪花盤
日本陶瓷器巡遊
日本最早燒制瓷器——有田燒
有田燒的彩繪代表——柿右衛門
作者:成美堂編集部
- Dec 22 Mon 2008 22:31
■ 魏海敏重現梅蘭芳經典芳華
圖:大紀元時報 霸王別姬,魏海敏、吳興國攝於巴黎羅浮宮前。(當代傳奇劇場提供)
作者﹕施佑融、陳柏年 日期:2008-12-22
連續四年榮獲海內外京劇最高獎項,一九九一年,魏海敏放下如日中天的聲望,赴北京拜京劇大師梅蘭芳嫡傳弟子梅葆玖學藝,從頭學起。今年,魏海敏一傾十多年鑽研梅派唱腔之力,重現梅派芳華。
八月盛夏的一個周末下午,靠近總統府的街頭大道,盡是為政治激情吶喊的遊行人潮。然而走進台北中山堂這座屹立六十多年、日據時代西班牙式偉岸的古典建築,圓柱拱門悠然聳立,予人心神清寧之感,溽暑的煩悶頓時靜靜消散。
舞臺上的魏海敏淡妝素雅,正為了晚上的音樂會做最後的綵排。她亭亭立定,從容唱起:「纖雲弄巧輕煙送暝,秋光明淨……」,明亮醇厚的嗓音緩緩流現,京劇的華美映現在古意盎然的廳堂,令人不覺神往。
- Dec 03 Wed 2008 22:05
■ 新版樓蘭女 希臘悲劇搬上京戲舞台
2008/12/02
【記者 黃玉芳】
吳興國與魏海敏再度攜手合作樓蘭女。樓蘭女中仿照希臘戲劇形式,以歌隊傳達主角心中的掙扎。
當代傳奇劇場/提供
- Dec 03 Wed 2008 22:03
■ 新版樓蘭女 樓蘭女復活 科學的面相 劇場的震撼
2008/12/02
【聯合報/張小虹】
美國當代激進女性主義哲學家瑪莉.達利向來語出驚人,她說,父權社會有種病入膏肓的「戀屍症」,只喜歡「死」的女人,不喜歡「活」的女人,前者順從乖巧,後者叛逆不馴。她說,我們要以「愛生」(biophilia)取代「戀屍」,才能讓女人有血有肉地復活。
- Dec 03 Wed 2008 22:00
■ 新版樓蘭女 看魏海敏的自我顛覆
2008/12/02
【記者黃玉芳】
暌違15年的新版樓蘭女,邀請華人劇場設計名家林克華,為西域傳奇古國樓蘭,打造宏偉蒼涼的石窟舞台,而由服裝設計葉錦添經手的服裝依舊搶眼,卻重達六、七公斤,讓吳興國、魏海敏在舞台上「舉步維艱」。
- Nov 27 Thu 2008 21:51
■ 台灣的「梅派傳人」——魏海敏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4 月05 日 | 文章來源:
魏海敏何許人也?她曾榮獲台灣文藝協會「最佳演員獎」,被譽為台灣當今「第一青衣、花旦」。然而她卻以「梅派傳人」自許,這又從何說起呢?原來,她在成名後仍到北京拜師求教,最終成了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的弟子。
梅葆玖:「我是被海敏苦學的勁頭所感動的!」
當初,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收魏海敏為弟子的消息一傳出,在圈內圈外的驚動不亞於梅葆玖在八十年代初的復出。因為梅葆玖是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之子,被海內外京劇愛好者公認最得梅蘭芳的真諦,他演戲瀟灑而做人很嚴謹,對於收徒一向持極審慎的態度。
- Nov 27 Thu 2008 21:39
■ 《經典雜誌》人間大學:魏海敏
撰文╱夏瑞紅 攝影╱王悅心
小時候讀到作家林良說:「朋友是一本一本的好書。」長大交了各式各樣的朋友後,我覺得也可以說:「朋友是一把一把的鑰匙。」
例如,魏海敏對我來說,就是一把開啟我領會中華傳統戲曲之美的鑰匙。
魏海敏在大安社區大學授課,將京劇的種子向大眾播撒。
魏海敏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彩排「京劇新韻」。除了京劇舞台,魏海敏在現代劇場表演也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 Nov 27 Thu 2008 09:33
■ 京劇名伶魏海敏有一群年輕粉絲
- Nov 22 Sat 2008 14:33
■ 魏海敏:所有過程都珍貴
【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8.09.17
她是當今海峽兩岸知名的京劇旦角明星,是溫柔嫺雅的「青衣」第一人,是《慾望城國》裡的壞女人敖叔征夫人,是《金鎖記》裡可憐可鄙的曹七巧,更是紅樓夢裡大鬧寧國府的王熙鳳、英姿煥發的穆桂英……。舞台上「一人千面」,她是魏海敏。
魏海敏從小就有唱歌演戲的天分,十歲時,父親為她報名,考進有「小海光」之稱的海光劇校,專攻青衣,十幾歲就走紅。儘管成名甚早,她卻未自我受限,1986年起參與當代傳奇劇場的「慾望城國」演出,將西方戲劇與京劇結合成創新形式;1991年遠赴北京拜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師,讓專業造詣精益求精;今年她甚至挑戰京劇旦角四大流派,從梅派、程派、張派到荀派,一人連演四齣不同派別戲碼,讓表演生涯再創紀錄。
- Nov 22 Sat 2008 12:46
■ 玩線上遊戲,即時讀好書!
《中國時報》 【台北訊】 (20070705)
現在玩線上遊戲,也能同時看好書!由積木文化出版的《中國兵器事典》一書,與知名遊戲《三國群英大富翁Online》合作,聯手提供線上玩家「即時試閱」服務。未來三國時代最著名的幾柄兵器,如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劉備的雙股劍等,其來歷和傳奇都將出現在遊戲畫面裡。在今天的結盟發表會現場,城邦出版集團副董事長何飛鵬先生,特別以三國「智多星」孔明的古裝造型亮相,來宣布此項出版史上的創舉。未來線上玩家不僅能享受到遊戲本身的聲光樂趣,還能同時吸收到淵博的兵器知識、親眼目睹珍貴的名器真跡。
- Apr 08 Tue 2008 18:29
■ 華文市場第一本圖文《中國兵器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