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目前市面上有關中醫的著作大多是典籍類的、專著類的,像《走近中醫》這樣面孔生動、語言通俗的科普類圖書比較少見。您能談談這本書的創作初衷嗎?
唐:在大多數人心中,中醫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求助過。中醫還是個褒貶不一的名字,有人視為異端,有人又膜拜至深。我試圖告訴人們到底什麼是中醫?讓中醫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信任,這就是我創作《走近中醫》的初衷之一。
在我學習和實踐中醫的十多年時間中,我始終在思考中醫的實質到底是什麼?它的科學性到底在哪裡?相比之下,中醫並沒有像西醫那樣劃分出解剖、生理、病理、藥理、實驗、儀器等專門領域,並分門別類地研究,但中醫療效是很多人都體會過的。我不敢說我已經發現了中醫的奧祕,但我願意將我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中醫,了解中醫,從而判斷中醫的科學性,這是我寫這本書的第二個目的。
還有,目前的中醫讀物要麼艱深難懂,要麼膚淺空洞,普通讀者難以通過閱讀予以了解。我希望能夠以通俗、生動的語言來闡述中醫,讓更多的人能真正看懂中醫的陰陽五行,看懂中醫的望聞問切,看懂中醫的治病用藥,看懂中醫對疾病和生命的探索方式。
問:本書的開篇您提到了讓中醫走下「玄」壇,但我確實覺得中醫還是讓人感覺很「玄」,比如經絡、精氣是否存在,無法用現代科學的方法證實。這讓許多篤信科學的讀者心存疑慮,您認為中醫是科學嗎?中醫和科學能夠「兼容」嗎?